[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灯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078.7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6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华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F21V15/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河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发光二极管应用领域,尤其是使用多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点状光源中使用。
【背景技术】
由于LED灯的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商场、建筑物、广场、娱乐演艺等各种公共场所。它的应用为商业广告宣传、企业形象美化、城市景观美化、亮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LED灯光正在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在LED灯的应用中电气连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灯具的寿命及其安全性能。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普遍采用两种连接方法:使用公、母插头进行电气连接;或者用电缆直接连接然后用电工胶带保扎。用公、母插头进行电气连接安装灵活方便、美观,但成本较高且防水问题难以解决。用电缆直接连接应用很不方便,也不美观,不能形成标准产品。至今没有一个能实现既外形美观,又方便适用,且防水、防尘的电气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成本低廉、安全可靠、防水防尘的解决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技术内容:一种新型led灯连接装置,包括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通过其辅助电路与外壳固定为一体,且led发光二极管每个驱动信号的输入引脚分别连接一个与导线连接的刺脚,该外壳下部通过固定装置与固定座相连接。
所述的外壳的下部,设有导线凹槽。
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导线凹槽。
该凹槽截面为圆弧形。
所述的刺脚的顶部为三角形或者圆弧形构成的锐利顶端。
所述的刺脚的顶部为叉状,其两个顶端均具有三角形或者圆弧形构成的锐利顶端。
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分别设置固定座或者外壳上的相互配合的固定卡和固定口,或者在外壳上设置通孔,在固定座上设置螺纹孔,使用螺丝连接。
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的外壳或者固定座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图棱。
所述的所述的外壳或者固定座上至少一个设有凹槽,其中放置防水压条。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以下积极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采用外壳与固定座相互配合,并通过固定装置将上述的二者固定在一起,使通过外壳和固定座的导线通过刺脚刺穿导线,使led发光二极管与导线联通;通过在外壳和固定座上设置导线凹槽的结构,使得导线通过的位置相对固定,使刺脚可以更加准确可靠的刺穿导线的绝缘层,使导线与刺脚连接;通过采用设置尖锐的刺脚端部,使刺脚可以更容易刺穿导线的绝缘层,尤其是使用叉状的刺脚,是刺脚在刺穿导线绝缘层之后,将导线的线芯卡在刺脚的中间,保证了导线和刺脚连接的可靠性;通过采用分别设置在外壳和固定座上的的固定卡和固定口的结构,使得所述的固定装置通过按压,即可同时实现刺穿导线连通电路,和将固定座和外壳连接为整体结构的功能;采用在外壳或者固定座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圆环凹槽和圆弧形的凸棱的结构,可以显著的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的防水性能;通过采用外壳或者固定座上至少一个设有圆环形的凹槽,其中放置圆弧形的防水圈的结构,可以彻底解决固定座和外壳之间的防水问题,显著的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的一系列结构,提供了一种安装非常简单方便的发光二极管安装装置,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需焊接也不需除去导线的绝缘层,只通过简单的按压扣合就可以在导线连接led发光二极管,将原有的复杂的安装过程得到显著的简化,大幅度的提高了安装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使用在户外进行的led发光二极管的装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卡和固定口结构进行外壳和固定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螺丝固定外壳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卡和固定口结构,且带有固定孔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螺丝固定外壳和固定座且带有固定孔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刺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叉状刺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凹槽和图棱结构为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防水压条结构做为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华,未经李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