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柔软度环保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1930.9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嘉祥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软度 环保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软电线,尤其涉及到一种适用于特种设备的高柔软度环保电线。
背景技术
现有软电线,采用普通的PVC塑料,而塑料具有延展性差和曲率半径大等缺点,而内导体则一般由大直径的导电金属组成,其特点是硬度比较大,不容易被折叠,因此造成内导体比较容易发生断裂情况,使得线路不通;除上述的方式以外还有采取纤维丝表层镀铜的细小金属丝绞合在一起以起到导电作用的电线,其结构如中国专利号为:ZL93247775.5,申请日为1993年12月16日,名称为‘软电线’的专利文件所述:一种用于电路连接的软电线,它包括绝缘层和位于绝缘层内的细小金属丝,于绝缘层内部设有一束纤维长丝分布在细小金属比周围,每根纤维长丝外都镀覆有导电金属。此种结构的软电线耐折性不错,解决了软电线容易折断的问题,不过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上述结构的软电线如果电流负载稍大,而电线本身发热会使纤维达到着火点而引起着火燃烧的危险,并且其不能适用于对电阻要求较高的场合。
基于上述现有软电线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人设计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柔软度环保电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软性能好,绝缘层不易破裂,适用于对电阻要求较高、弯曲次数或移动次数较多等电路的高柔软度环保电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柔软度环保电线,包括一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内装设有一导体束,该导体束为一纯铜丝股,该纯铜丝股由纯铜丝绞合而成。
所述的导体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纯铜丝股相互绞合而成。
所述纯铜丝的直径小于0.15MM,由小直径纯铜丝组成的导体束电阻小,导电和信号传输效果好,能在-15℃至+80℃下正常使用。
所述的绝缘层由环保和柔软性能好的PVC塑料构成,使得绝缘层在柔软性能上得到改善,使得软电线的绝缘层不易破裂。
本实用新型高柔软度环保电线的有益效果是:将绝缘层用环保和柔软性能好的PVC塑料制成,在柔软性能上作了改善,使得软电线的绝缘层不易破裂;同时在导体束的组合上既解决了大直径导体的难折叠性和易断裂的难题,也消除了软电线本身发热所带来的纤维着火危险。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电阻要求较高、弯曲次数或移动次数较多的线路,如大型机械等特种设备内部的线路布置,在多次弯曲中,细小的纯铜丝不容易断裂,即使有细小纯铜丝断裂,在一定的时间内也不会影响电路断路,为特种设备维护和抢修赢得时间,极大地减少了电路断路的情况发生,并且导体束的结构组成,在组成导体束截面积大的软电线后,极好地满足了特种设备对电线柔软性的要求,解决了对电阻要求高的电线柔软性的应用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绝缘层 2、导体束
3、纯铜丝股 4、纯铜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高柔软度环保电线,包括一绝缘层1,所述的绝缘层内装设有一导体束2,该导体束2为一纯铜丝股3,该纯铜丝股3由纯铜丝4绞合而成。
导体束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纯铜丝股3相互绞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导体束2由两个纯铜丝股3相互绞合而成,纯铜丝的直径小于0.15MM,由小直径纯铜丝组成的导体束电阻小,导电和信号传输效果好,能在-15℃至+80℃下正常使用。
而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由环保和柔软性能好的PVC塑料构成,使得绝缘层1在柔软性能上得到改善,使得软电线的绝缘层1不易破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柔软度环保电线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面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嘉祥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嘉祥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模组结构
- 下一篇:警用外勤办案执法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