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通用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1669.2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2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孔刚;张同邦;何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通用 数据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通用数据线。
背景技术
USB是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即通用串行总线,常用来手机、PDA等终端设备和电脑传输数据使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USB接口已经成为计算机与各种外设数据交互的标准化接口,利用USB总线传输数据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所有电脑主设备都带有USB A Type接口口。如图1所示,目前支持USB数据传输的数据线都是一端为USB接口,另一端为和手机、数码产品等终端设备数据口相对应的端口,其中,从USB接口输出的信号线有四条,包括一条电源线VBUS11、两条差分数据线D-12、D+13以及一条地线GND14,其中从VBUS输出的标准电压为5V。目前有一些手机或其他数码产品的数据端口内会包含有电源充电线路,当用数据线将手机和电脑相连时可以传输数据,也可以为手机充电,但是还有很多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数据端口和电源端口没有集成在一起,且电源端口与数据端口的端口格式不一致,造成无法通过数据端口为手机、数码相机等充电,而需要单独的充电装置为设备充电,从而一个设备要带有数据线和充电线等不同的线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客户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通用数据线,带有数据端口和电源端口,既可以提供数据传输功能,还可以提供充电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SB通用数据线,包括USB端口,设备数据端口,以及连接USB端口和设备数据端口的四条信号线,所述四条信号线分别为一条电源线、两条差分数据线和一条地线,所述USB通用数据线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源端口,所述电源端口分别与所述电源线和地线电性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SB通用数据线上分出至少一个电源端口,从而实现了当设备的数据端口和充电端口没有集成在一起时,通过一条USB通用数据线,就可以支持数据传输和为设备充电的目的,节省了资源,且为用户使用带来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USB接口与设备数据接口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USB通用数据线包括:USB端口10,设备数据端口15,电源端口27,连接USB端口10和设备数据端口15的四条信号线(即电源线VBUS11,差分数据线D-12、D+13,地线GND 14),以及与电源端口27,电源端口27分别与电源线VBUS11和地线GND14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电源端口27分别通过两条信号线25、26与电源线及地线连接。为方便理解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相同的部件以及相关联的连线,在各个实施例中均使用相同的编号予以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通过同样的连接方式,可以连接多于一个的电源端口,因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USB端口10可以为标准的USB A Type公头,也可以为其它的USB端口类型,所述设备数据端口15可以为MiniUSB、24Pin、20Pin等不同的端口,所述电源端口27可以为2.0mm或3.5mm孔径的音频插头,也可以为MiniUSB端口,电源端口27与手机等设备的充电端口相连,提供输入电流。
对于通用的USB端口10,当其正常接入电脑主机时,其输出电压为5V,即电源线VBUS11上的电源电压为5V,则由于信号线25、26分别与电源线VBUS11和地线GND14相连,信号线25、26之间构成5V电压差,当电源端口27与手机或数码相机等设备的充电端口相连时,构成电流回路,从而达到为手机等充电的功能。当然,随着技术发展,未来的USB端口输出电压可能变化,但是只要USB端口输出的电压能够达到手机等设备的充电电压要求,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技术方案同样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6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