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挂式麦克风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1549.2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英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英瑞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挂式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克风,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耳挂式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高科技产品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休闲娱乐活动当中。如被广泛的应用于会议室以及新闻采访的各种场合的麦克风装置便是一例。对应于这种需求,现在市场上的各种麦克风装置的种类也是非常的丰富。就现有的麦克风来看,依其使用方式可以大致分为头戴式麦克风和耳挂式麦克风。
就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耳挂式麦克风来看,一般都包括一个用于将麦克风挂靠在人耳上的耳挂部,以及一由该耳挂部向前方延伸的导杆及连接在导杆端部的麦克风所组成,而且其所采用的材料都是普通的金属管,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使用后的耳挂部恢复其原有的形状。
如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于2005年4月30申请的专利名称为耳挂麦克风,专利号为20052001197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耳挂麦克风的改进为:一种耳挂麦克风,其包括一个挂在人耳上的耳挂部,该耳挂部的一端延伸设有一个导杆线,该导杆线的前端设有一个话筒,该耳挂部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顶抵在人的耳朵背部的抵接块。该耳挂部由一线材折绕成开放的半圆形。该抵接块处连接传输信号用的导线。该耳挂部具有弹性。
但是,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耳挂式麦克风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麦克风麦克风多为一体成形,其耳挂部与导杆线为一体,或导杆线直接固定于耳挂部上,这样就限制了导杆线的长度,不能适应使用者对位于导杆线一端的麦克风的不同长度位置的需要,对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而且即使使用者可以通过弯折导杆线来调整麦克风的不同长度位置,但是,多次弯折会导致导杆线疲劳或折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的耳挂式麦克风无法方便地调整麦克风与耳挂部的相对位置、使用不方便、导杆经多次弯折后容易疲劳或折断的问题,提供一种非常方便地调整麦克风的位置、使用方便、导杆使用寿命长久的耳挂式麦克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耳挂式麦克风,其包括一耳挂部、一导杆、一麦克风、一导杆容纳装置、一卡固块;该导杆容纳装置包括方向一致的一通孔和一卡固块固定槽,该导杆可穿设在所述通孔中;该卡固块固定地安装在该导杆上,该卡固块可移动地稳定夹持在该卡固块固定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导杆容纳装置包括可拼接成整体的一第一容置元件、一第二容置元件;该第一容置元件上凹设一半圆形的第一容槽,在该第一容置元件的中部沿该第一容槽开设有一第一卡齿槽;该第二容置元件上对应该第一容槽凹设一半圆形的第二容槽,在该第二容置元件的中部沿该第二容槽对应该第一卡齿槽开设有一第二卡齿槽;将该第一容置元件和第二容置元件拼接成一整体后,第一容槽和第二容槽之间围成一圆形的通孔,第一卡齿槽和第二卡齿槽之间形成一卡固块固定槽。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卡固块上对应该第一卡齿槽和第二卡齿槽分别设有一个卡棱。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一容置元件和第二容置元件之间无缝隙地完全闭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一卡齿槽内设有若干第一卡齿。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二卡齿槽内设有若干第二卡齿。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导杆是用可弯折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基本呈直线的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耳挂部包括一耳挂本体灌包,其是开放的半包围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在导杆上的卡固块和第一卡齿槽和第二卡齿槽之间的摩擦和卡位而使导杆稳定地定位,通过拉动导杆可调节麦克风位置,停止拉动导杆就可使其再次稳定定位,结构简单,非常方便地调整麦克风的位置,不用弯折导杆,导杆使用寿命长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挂式麦克风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耳挂式麦克风,其包括一耳挂部1、一导杆2、一导杆容纳装置3、一卡固块4、一麦克风(图未示)。
该耳挂部1包括一耳挂本体灌包12,其是开放的半包围结构,其被挂到使用者的耳朵上。
该导杆2是用可弯折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基本呈直线的结构,其内部穿设有传输电信号的导线(图未示)。
该导杆容纳装置3包括一第一容置元件32、一第二容置元件34。
该第一容置元件32和第二容置元件34可以通过插柱插槽连接的方式拼接成一整体,也可以拆分开成为两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英瑞,未经吴英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