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柜门板导线敷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1313.9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荣;杨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柜 门板 导线 敷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柜门板导线敷设结构。
背景技术
开关柜的柜门不但起到遮蔽柜体内腔的作用,而且在柜门内表面上还可以安装诸多电气元件,并敷设这些电气元件的导线。传统开关柜的柜门存在以下不足:1、传统柜门的导线敷设方式采用缠绕成束、U型铁码定位的方式,但由于柜门内表面的电气元件数量多,线束较多,导线走向复杂,因此传统的柜门内表面出现导线横竖穿插、走线紊乱的问题,不但不雅观,而且还存在不安全因素;2:由于门板跨度、高度大,使门板在开启或关闭过程出现容易晃动、机械变形,导致门板关闭困难,或闭合不严,门板与柜体之间密封性变差,不能有效对柜内电气元件进行防护,特别是不利于防尘、防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开关柜门板导线敷设结构,它不但可以使导线敷设有序,而且可以增强门板刚度,有效防止门板晃动或变形。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来实现:该开关柜门板导线敷设结构包括门板,其主要特点在于,门板的内表面铺设有U形金属槽和塑料线槽,U形金属槽两侧槽壁的顶缘与门板的内表面焊接;塑料线槽的槽底贴靠着U形金属槽的槽底,两槽底由螺钉锁紧;塑料线槽还设有面板,塑料线槽的面板两侧分别卡接在塑料线槽两侧槽壁的顶缘位置;塑料线槽槽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穿线缺口;所述塑料线槽中敷设有导线,导线在穿线缺口位置穿出塑料线槽。所谓塑料线槽槽壁的顶缘位置,是指塑料线槽槽壁远离槽底的那一条边缘位置。
较好的是,所述穿线缺口的宽度为10MM~25MM,每两个穿线缺口之间的间距为10MM~25MM。
更好的是,所述U形金属槽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铺设,塑料线槽也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铺设。
所述穿线缺口的高度最好为35MM~5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门板内面布设塑料线槽,并将导线藏设在塑料线槽内,可以使门板内面布线井然有序,条理分明,清晰美观。
2、针对开关柜门板内表面的电气元件数量多、线束数量多、导线分叉多、走向复杂的具体情况,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特殊的塑料线槽,即在塑料线槽的侧壁密集均匀开设有多个穿线缺口,这样不论导线需要在哪个位置拐弯、分叉,均可以从附近的穿线缺口穿出来,便于将导线引出,便于电器接线,便于安装、维修。而塑料线槽两侧槽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穿线缺口,并不会影响塑料线槽槽壁整体对导线的定位、束缚功能。
3、由于门板内面焊接有横向及竖向的U形金属槽,可以加强门板的整体强度和刚度,避免了门板晃动大的缺点,有效防止门板变形,有利于保证和提高门体与柜体之间密封性能,以更有效对柜内电气元件进行防护,特别是有利于防尘、防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图3中所示塑料线槽槽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开关柜门板导线敷设结构包括门板1,门板1内表面安装有电气元件5和导线6,门板1的内表面铺设有U形金属槽2和塑料线槽3,U形金属槽两侧槽壁23的顶缘与门板1的内表面焊接;塑料线槽的槽底31贴靠着U形金属槽的槽底21,两槽底21、31由螺钉4锁紧;塑料线槽3还设有面板32,塑料线槽的面板32两侧分别卡接在塑料线槽两槽壁33的顶缘位置;U形金属槽2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铺设,塑料线槽3也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铺设。塑料线槽槽壁33均匀开设有多个穿线缺口34;在塑料线槽3中敷设有导线6,导线6在其中一些穿线缺口34位置穿出塑料线槽。图6所示,穿线缺口的宽度a为20MM,每两个穿线缺口之间的间距b为20MM,穿线缺口c的高度为45MM。
上述实例中,穿线缺口的宽度a可以改为10MM,或25MM;每两个穿线缺口之间的间距b可以改为10MM,或25MM;穿线缺口的高度c可以改为35MM,或50MM。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专利申请所述内容作出的等同变换,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