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障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1126.0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9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陈振荣;杨养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4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道路通行、车位停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驱动装置、底座、挡板和连接杆的路障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等机动车辆逐步成为了大家所熟悉日常工作、生活出行交通的工具,尤其是近几年,城市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如何对这些车辆进行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在某些特殊区域和场合,如海关、边检、仓库、码头、港口、停车场、路桥收费口、小区出入口、停车位等,对车辆的行驶、停泊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相关的挡车器及车位锁等产品,但这些挡车器、车位锁大多以警示为主,不能承受外力的任何轻微撞击,经使用证明,它们难以实现对车辆、路口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种电动路障机,它包括电机、底座、挡板和连接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在底座上还设有一滑槽,滑槽的末端设有一挡块,连接杆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在挡板上,另一端则可在该滑槽中滑动。要阻止车辆通过时,可以通过电机带动挡板旋转,连接杆的一端跟随该挡板转动,另一端则在底座的滑槽中滑动,直到连接杆的这一端抵靠在挡块上,此时,挡板垂直底座,连接杆抵靠在挡板及底座之间起到支撑作用,车辆要强行通过时,连接杆可以及时将该推力传递至地面,有效阻挡车辆通行;需要对车辆放行时,电机可以带动挡板向相反方向转动,直至挡板平铺在地面,这样车辆可以正常通行。
这种产品的主要缺陷在于:首先,它是将挡板收回到底座的外部,来实现对车辆的放行,显然这会占据较大的面积,不小巧,使用起来会带来诸多不便;其次,如果车辆强行通过时其对挡板施加的压力将通过连接杆传递,由底座及挡块来承受,时间一长连接杆与底座上的滑槽及档块之间必定会发生磨损、移位,从而影响使用;再次,其挡板及底座的边角未做圆弧过渡设计,这使得车辆通过时出现颠簸,对车辆及路障机造成损害;最后,该产品未安装电控系统,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路障机构,占地面积小,且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路障机构,它包括一驱动装置、一底座、一挡板、第一连接杆和可由前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接杆,其中,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挡板上,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及第一连接杆上,该底座上还设有一支撑第二连接杆的支撑机构。
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当要阻止车辆通行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连接杆旋转,再通过第一连接杆撑起挡板;当要对车辆放行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反转带动第二连接杆旋转,由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可以折叠放置第二连接杆上方,因此,无论挡板开启还是闭合,整个产品只是占据底座大小的面积,使用起来更方便。此外,当挡板开启,而车辆要强行通过时,其带来的冲击力将由第一、第二连接杆及底座引导至地面,不仅有效阻挡闯关车辆,还使得产品本身不易因此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它包括一驱动装置、一底座1、一挡板2、第一连接杆3和可由前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接杆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