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972.0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赢;刘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55 | 分类号: | H04N5/655;H04N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5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rt 电视机 机芯 支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CRT电视机机芯支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4所示,传统的电视机前壳1的下部有机芯支架托板2,机芯支架3的前端有数个定位突舌3a,在机芯支架托板2的与机芯支架的结合面上,对应于机芯支架前端定位突舌3a的部位有同定位突舌数量一致的卡扣2a。机芯支架前部的定位突舌插入前壳支架托板相应卡扣的孔内,以实现机芯支架前部的固定,机芯支架的后部由电视机的后壳固定。现有的机芯支架和前壳装配时,前壳下部机芯支架托板必须留有足够的位置做出卡扣,否则无法实现装配。前壳下部的尺寸受这个限制,必须做得比较大,尺寸不够紧凑;同时,为了制作突出而且中空的卡扣,前壳的模具也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壳尺寸比较紧凑,前壳的模具相对简单,制作更为方便的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包括电视机前壳和机芯支架,电视机前壳的下部有机芯支架托板,机芯支架前端至少有2个定位突舌,在所述托板的与机芯支架的结合面上,对应于机芯支架前端定位突舌的部位有向下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突舌为L形,L形定位突舌的舌身向下穿过所述的定位孔,头部钩住所述定位孔前端的下边沿。
以上所述的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所述的定位孔可以为矩形孔,所述L形定位突舌的舌身与矩形孔定位孔最好等宽,L形定位突舌的头部的宽度最好小于矩形孔定位孔的宽度。
以上所述的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所述的定位突舌为3个。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位于托板上平面突出卡扣改为向下的定位孔,定位孔不占托板上平面的位置,节省了空间,前壳下部可以做的比较小,尺寸比较紧凑。定位孔的结构相对于突出且有内孔的卡扣要简单得多,可以简化前壳的模具和制作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机芯的固定位置后移,解决了机芯零件与显像管干涉的问题,实现了传统结构无法实现的设计目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现有技术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图6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CRT电视机机芯支架安装结构实施例如在图5至图7所示,包括电视机前壳1和机芯支架3,电视机前壳1的下部有机芯支架托板2,机芯支架3的前端有3个向下并前弯的L形定位突舌3a,在托板2的上平面,也就是它与机芯支架3的结合面上,对应于机芯支架前端L形定位突舌3a的部位有3个向下开通的矩形定位孔2b。L形定位突舌3a的舌身向下穿过定位孔2b,其头部钩住定位孔2b前端的下边沿,实现机芯支架3前部的固定,机芯支架3的后部同样由电视机的后壳来定位。为了便于安装,L形定位突舌3a头部的宽度小于矩形孔定位孔2b宽度Δ,为了防止机芯支架3横向串动,L形定位突舌3a的舌身宽度与矩形孔定位孔的宽度Δ相等。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位于托板上平面突出卡扣改为向下的定位孔,定位孔不占托板上平面的位置,节省了空间,前壳下部可以做的比较小,尺寸比较紧凑。定位孔的结构相对于突出且有内孔的卡扣要简单得多,可以简化前壳的模具和制作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机芯的固定位置后移,解决了机芯零件与显像管干涉的问题,实现了传统结构无法实现的设计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