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式管状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0604.6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友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G05D3/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管状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电子式管状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状电机包括电机和电机的控制部分,电机的控制部分分为机械控制和电路控制两种,机械控制部分的结构比较复杂,要求制造工艺比较精细,且容易磨损,所以越来越多的生产商使用电路控制窗帘驱动电机的运行,这种电机称为电子式管状电机。现有的电子式管状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控制线、控制信号输入端、开关电路,微处理器、开关电路、电机位于壳体内,电机通过开关电路连接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控制线连接微处理器,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输入控制信号控制电极的正反方向的运行。这种电子式管状电机只是由使用者通过输入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运行,没有预先设置上、下行程终止点,因此电机运行到上行程终止点或下行程终止点都是使用者输入控制信号停止电机运行的结果,而不是通过预先设置两个终止点来实现的(即到预设的两个终止点,电机自动停止运行),这样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式管状电机,其通过预设括上、下行程终止点,从而实现在运行到该终止点时,电机会自动停止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式管状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控制线、控制信号输入端、开关电路,微处理器、开关电路、电机位于壳体内,电机通过开关电路连接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控制线连接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行程终止点设置线,上、下行程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上、下行程终止点设置线一端连接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行程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
所述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设置在壳体上。这里的壳体包括管体和端盖。
所述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为一个按键,对应的上、下行程终止点设置线也为一根。这种方式下,电机运行的上行程终止点和下行程终止点都是由一个按键来设置的。
所述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为两个按键分别为上行程终止点按键和下行程终止点设置按键,上行程终止点按键和下行程终止点设置按键分别对应连接两条行程终止点设置线。这种方式下,分别由两个按键设置上行程终止点和下行程终止点,操作方法简单明了。
所述行程终止点设置按键置于壳体上的孔内。由于行程终止点设置按键仅是在预设行程终止点起作用,而在正常的使用中一般不用,所以为了减少在正常的使用中可能会触发它引起一些误操作,将其置于壳体上的孔内。
所述行程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为遥控装置,遥控装置包括发射和接收电路,控制线连接遥控装置的接收电路。这种方式是通过遥控的方式实现行程终止点设置。
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为控制按钮,设置于壳体外。这种方式,可以直接由使用者操作壳体上控制按钮实现对电机行程的控制。
所述控制按钮设置为两个,对应的控制线设置为两根。这样可以分别有两个按钮控制电机的上行或下行,操作直观明了。
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为遥控装置,遥控装置包括发射和接收电路,控制线连接遥控装置的接收电路。这种方式是通过遥控的方式实现控制电机的上行或下行。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安全限位线,安全限位线一端连接微处理器,另一端连接安全限位信号控制端。这样可以对一些特殊情况下,对电机的上行或下行位置进行安全限定,如汽车车窗窗帘在开车过程中不能下行遮住人的视线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上、下行程终止点设置线及上、下行程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因此可以通过行程终止点设置信号输入端预先设置电机上、下行程终止点,当电机到达预设的两个终止点,电机自动停止运行,这样更加方便了使用者对电机的操作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电子式管状电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上行程终止点设置步骤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的电子式管状电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的行程终止点设置步骤流程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的安全限位临界点设置步骤流程图。
图6是实施例3中的电子式管状电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中的行程设置步骤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友,未经王金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球计数仪盖板开关
- 下一篇:消除车门执行器电机电磁干扰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