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信号偏置和幅度可调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574.9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2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波;吴玉强;胡江鸣;常军锋;石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信号 偏置 幅度 可调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将数字系统产生的数字脉冲信号进行转换的电路,该电路产生一个偏置和幅度均可调的脉冲信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其中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处理、接收和发送等操作均借助于信息系统终端设备与人之间的界面——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正朝着大面积、高清晰度、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围绕上面的技术,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工作正在展开,其中之一就是液晶屏的驱动问题,如何准确的在液晶屏的公共电极上加一个电压(VCOM),直接关系到液晶屏显示图像的质量,且由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以及人们视觉感受的差异,液晶屏的公共电压通常需要适时调整。
目前采用的调整方法主要是利用电位器配合示波器来调节,由于电位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相当有限,而且调节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限制了液晶屏显示图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该电路可产生一种偏置和幅度均可以调节的脉冲信号,且该偏置和幅度可实时、精确地调节。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脉冲信号偏置和幅度可调的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DAC、第二DAC、第一跟随器、第二跟随器以及一个由放大器和电阻组成的运算电路;其中,第二DAC负责调整原始输入脉冲信号的幅度;第一DAC负责调整输入偏置信号的电压值,调整后的脉冲信号和偏置电压分别通过第二跟随器和第一跟随器输入到运算电路中进行叠加,叠加后得到另一脉冲信号。
所述偏置信号可以是直流电平。
所述偏置信号可以是脉冲信号。
所述第一跟随器和第二跟随器均采用轨至轨的结构。
所述第一DAC和第二DAC可以为相同的DAC。
所述第一DAC和第二DAC可以为不同的DAC。
所述第一跟随器和第二跟随器可以为相同的轨至轨跟随器。
所述第一跟随器和第二跟随器可以为不同的轨至轨跟随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得到的幅度和偏置均可调的脉冲信号调整液晶显示器的公共电压时,用户可以通过调整DAC的输入数据而改变脉冲信号的幅度或偏置,比传统的电位器调整更加方便、精确,且调整的精度与DAC的位数有关,以8位DAC为例,调整的精度为0.0129V,用户可以通过先粗调后细调的方法,精确调整到液晶屏所需的公共电压。另外,DAC的输入数据通过I2C总线配置,使用户能够实时看到调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采用所述电路来实现液晶屏公共电压的调整,所述电路输出信号直接连接液晶屏公共电压端,节省了电位器所占电路板面积及由此而必需的外围电路,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路DAC采用的结构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两路DAC采用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第二DAC 102对脉冲信号幅度调整的波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第一DAC 101对直流电平调整的波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运算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的整体仿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偏置和幅度均可调的脉冲信号可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在此本实用新型仅以液晶屏的公共电压所需的信号为例,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专利,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整体结构框图,它包括两个8位的数模转换器(DAC)101和102、两个高压摆率(SR)和大输出摆幅的第一跟随器103和第二跟随器105、以及一个由通用放大器104组成的运算电路。其中8位的第一DAC 101接偏置电平VB,8位的第二DAC 102接输入脉冲信号VP。
所述电路各部分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