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跨支腿自移式移动模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334.9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洪彩葵;马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东模板有限公司;洪彩葵;马建平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跨支腿 移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建造铁路及公路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设备,尤其是能在海上、江河或湖泊、深山峡谷等特殊地理环境下不依靠起重设备自动把支腿向前方倒运。
背景技术
移动模架是一种在桥位现场浇注混凝土梁的施工设备,目前大多采用两跨或一跨半的结构形式,模架的前移过孔大多需要在新浇注好的梁面上行走,梁面承担很大的载荷,使新浇注好的梁存在被破坏的隐患。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三跨式结构,由前、后导梁和中间钢箱梁三部分组成,模架过孔时,三副支腿可依次通过导梁和钢箱梁向前倒运,新浇注好的梁无需承担模架过孔时的任何载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两跨或一跨半式的移动模架在过孔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跨式结构的移动模架,该移动模架不仅避免了使新浇注好的混凝土梁承担很大的模架过孔时的载荷,而且无需等新制梁经过养生完全达到梁的设计强度后再过孔,显著地提高了施工工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三跨式结构的移动模架,该移动模架主要由前导梁、后导梁、钢箱梁、横联、前扁担、后扁担、三副支腿及模板系统组成。前导梁与钢箱梁前端连接,后导梁与钢箱梁后端连接,横联与两侧的钢箱梁连接,前扁担与前导梁的前端连接,后扁担与后导梁的尾部连接,三副支腿分别支承在前、中、后三个桥墩的墩身上,模板系统支撑在两侧的钢箱梁上,前、后导梁均为桁架结构,中间钢箱梁为箱形结构,支腿自移过孔时,前扁担支承在前方墩的墩顶上,后扁担支承在尾部墩的墩顶上,三副支腿依次向前倒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模架不仅避免了使新浇注好的混凝土梁承担很大的模架过孔时的载荷,而且无需等新制梁经过养生完全达到梁的设计强度后再过孔,能显著地提高施工工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总图。
(1)钢箱梁 (2)横联(3)前导梁 (4)后导梁 (5)前扁担 (6)后扁担 (7)支腿(8)模板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三副支腿(7)分别安装在相邻两跨待浇梁的墩身上,两组钢箱梁(1)安置在墩身的两侧坐落于三副支腿(7)之上,前导梁(3)与钢箱梁(1)的前端连接,后导梁(4)与钢箱梁(1)的后端连接,横联(2)与两侧的钢箱梁(1)连接,前扁担(5)与前导梁(3)的前端连接,后扁担(6)与后导梁(4)的尾部连接,模板系统(8)支撑在两侧的钢箱梁(1)上。
整台模架的纵向长度为三跨梁的长度,中间跨为待浇梁跨,钢箱梁(1)正好位于此跨位置。钢箱梁(1)内侧(靠墩身的一侧)设有前、后两个牛腿,支腿(7)过孔时,两牛腿正好支承在前后墩的墩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东模板有限公司;洪彩葵;马建平,未经北京联东模板有限公司;洪彩葵;马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