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0211.5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7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4 | 分类号: | F16L1/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 厂长 距离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赤泥输送管道,特别是一种氧化铝厂赤泥排放用的长距离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氧化铝厂每天需要排放大量赤泥至赤泥库。由于输送距离长,属固液混合输送,压力温度较高,且赤泥料浆属于危险废物,严禁泄漏污染环境,甚至于需要防冻。
现有赤泥管道输送由于输送距离长,有时可达10公里左右,一般采用粗放型敷设方式。管道支架设置不规范,管道走向属自由弯曲状态,外观不整齐。另外,由于输送的物质常常具有较高的温度及碱性,因此,对输送管道的要求比较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管道的衔接处需要使用应力补偿装置,使得管道在受热或压力的时候不会断裂或泄漏。
现有赤泥管道输送对于管道补偿分别以下几种方式:
①全部采用套筒伸缩器
②全部采用垂直方型(∏型)伸缩器,如图3所示。
③全部采用柔性接头。
采用上述的结构的现有管道,具有如下缺点:
①由于套筒伸缩器补偿工作压力低于1.6MPa,不适用于液固比小和输送距离长的系统。
②由于采用粗放型敷设方式,管道走向属自由弯曲状态,外观不整齐。
③现有采用垂直方型(∏型)伸缩器1热补偿方式的缺点是系统阻力大,并且,由于是垂直设置于地面A,在沿线产生很多最低点B,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在赤泥输送管道停运前需要用大量清水或稀液冲洗,在冬季停运后还要在所有最低点放水防冻,操作困难,管道安全得不到保障。
④现有采用柔性接头补偿方式管段长度小,只能达到6m。柔性接头数量巨大,安装维修工程量很大。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大补偿柔性接头管段长度可达到19m甚至于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整齐,施工方便,并且具有良好应力补偿功能的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
本实用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包含若干相互衔接的管道,各管道通过应力补偿装置相衔接,该应力补偿装置包含高强度大补偿柔性接头和水平设置的∏型补偿器;与应力补偿装置相连接的管道端部设有固定支架,管道其余部分设有若干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
该导向支架、活动支架、滑动支架分为保温型和不保温型。
本实用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的有益效果为:
①由于合理设置了各种支架,采用了合理的应力补偿措施,管线整齐有序。
②由于采用了合理的应力补偿措施,合理设置了各种支架,采用高强度大补偿柔性接头而保证不泄漏。并且,安装方便、投资省、且料浆阻力小,节省运行费用。
③采用水平布置的水平∏型补偿器,不泄漏、运行简单,停用时大大减少甚至没有最低点需要排放操作,以防管道堵塞和冻结、同时可保证达到环保要求。
④采用高强度大补偿柔性接头和水平∏型补偿器结合敷设赤泥及其他料浆管线,投资省、外观整齐、不泄漏、同时可保证达到环保要求。
⑤管道支座的设置分为固定支座、导向支座、和滑动支座,以上各类支座又分为保温型和不保温型可分别满足寒冷地区和不冻地区的不同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高强度柔性接头的具体实施例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高强度柔性接头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现有输送管道的垂直方型(∏型)伸缩器设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的水平∏型补偿器设置的单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水平∏型补偿器设置的具体实施例配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氧化铝厂长距离赤泥管道,其可以设置于沿地面或架空设置于地上,其包含若干相互衔接的管道2,各管道2通过应力补偿装置相衔接,根据需要,该管道可以是任意个,长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重点在于:该应力补偿装置包含有大补偿柔性接头3或普通柔性接头4。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大补偿柔性接头3的结构及设置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普通柔性接头4为现有的装置,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中,依据实际需要,大补偿柔性接头3或普通柔性接头4可以根据需要相搭配设置,管道2通过大补偿柔性接头3及普通柔性接头4相连接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