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胶囊机弹性模具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69672.0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4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石雪竹;石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雪竹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62北京市崇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胶囊 弹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座,尤其是一种能减小与模具孔的配合间隙且使模具装拆方便的软胶囊机弹性模具座;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胶囊机如图1a、图1b所示,包括一对装模具的中心轴1,中心轴上有装模具的模具座,模具座上安装有压制软胶囊的模具3,模具上有模腔,模腔上有切割胶皮的模腔刃口6,刃口的啮合精度是软胶囊机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软胶囊产品的接缝质量。为了提高软胶囊模具刃口的啮合精度,首先要控制中心轴1、模具轴孔、及模具座之间的同轴度及两轴之间的平行度,一般将中心轴1装入轴孔,模具座装入轴上以后的综合径向跳动能控制在0.01毫米-0.02毫米,但由于软胶囊模具与模具座的安装间隙一般在0.04毫米以上,因此模具安装后总的径向跳动却在0.06毫米-0.07毫米。但是,如果将模具与模具座之间的间隙减少,由于传统的模具座采用实心结构的实心后模具座7和实心前模具座8,模具的装拆很困难,拆不下来时经常将模具撬坏;由于一套模具价值1-3万元,模具撬坏的话将造成不菲的经济损失。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提高软胶囊机精度的瓶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胶囊机弹性模具座,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底盘和装配台,所述装配台为弹性装配台,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由至少三个环片构成,每个环片之间设置有间隙并通过连接片与内环连接。
所述弹性装配台为弹簧钢材料制品。
本实用新型提出另外一种软胶囊机弹性模具座,通过采用弹性模具座,模具装拆方便,节约了模具安装时间,且不会将模具撬坏。另外,由于模具轴上模具同轴度提高,弹性模具座与模具孔的配合间隙可以作得很小(<0.02毫米),大大提高了模具安装后的同轴度(<0.04毫米),使软胶囊机的啮合精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同时,模具装拆方便,节约了模具安装时间,且不会将模具撬坏;使软胶囊模具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现有实心软胶囊机弹性模具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装配好模具后的软胶囊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心轴 3-模具 4-弹性后模具座
41-底盘 42-装配台 5-弹性前模具座
51-装配台 52-底盘 421-外环
422-内环 423-连接片 424-环片
251-外环 252-内环 253-连接片
254-大环片 254-小环片 6-模腔刃口
7-实心后模具座 8-实心前模具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软胶囊机弹性模具座包括同轴套设在中心轴1上的后模具座4和前模具座5。后模具座4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底盘41和装配台42,前模具座5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底盘52和装配台51,模具安装固定在后模具座4和前模具座5之间。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台42为弹性装配结构,装配台42由通过连接片423连接的外环421和内环422组成,其中外环421由至少三个环片424构成,每个环片424均匀分布,其间设置有间隙,并通过连接片423与内环422连接。装配台42可以采用弹簧钢材料制造,使装配台42的外环421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把软胶囊模具套接在弹性后模具座4上时,由于外环为弹性材料,且环片之间设置有间隙,所以外环整体通过变形适应与软胶囊模具的配合,可以使软胶囊模具顺利地安装在弹性后模具座4上,减小了配合间隙,提高了模具安装精度和软胶囊的品质;同时,避免了软胶囊模具安装过程的碰撞,使得安装、拆卸模具非常方便,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雪竹,未经石雪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69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