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插座插孔安全挡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69430.1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华道 |
主分类号: | H01R13/453 | 分类号: | H01R13/4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32560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插座 插孔 安全 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电源插座中的电源插孔挡板装置,尤指一种可防止因误触摸插座表面电源插孔内的导电体而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安装在电源插座中的电源插孔安全挡板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性是人们选择家居电气产品的首要因素。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电源插座由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两个或三个导电金属片构成。在壳体的表面开有两孔和/或三孔的电源插孔,在电源插孔的下面设置有导电金属片,该导电金属片通过导电组件、导线分别与墙壁内的电源火线、零线、地线相连,从而,使电源插座表面的电源插孔有电源输出。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有小孩子因好奇用手指或金属棒触摸电源插孔内的导电体。一旦,小孩子触摸到电源插孔内的导电体,将导致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非常危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电源插座内的可有效地防止因误触摸插座表面电源插孔内的导电体而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电源插孔安全挡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插座插孔安全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插孔挡板和用于安装插孔挡板的挡板安装机架组合而成;
所述插孔挡板位于电源插座表面电源火线输出插孔、电源零线输出插孔与插座内电源火线输出导电插套、电源零线输出导电插套之间;在电源插头没有插入到电源插座内时,插孔挡板盖住其下方的电源火线输出导电插套和电源零线输出导电插套;
在插孔挡板上,紧邻正对着电源插座表面电源火线输出插孔、电源零线输出插孔处的旁边设有椭圆型的凸点;
在插孔挡板的侧壁与挡板安装机架的侧壁之间安装有弹簧。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插座的电源火线、零线输出插孔与电源火线导电插套、零线导电插套之间分别设置有插孔挡板。在不使用电源插座时,该插孔挡板将电源火线导电插套、零线导电插套盖住,从电源火线、零线插孔处根本无法看到电源火线、零线导电插套,所以,即使小孩子、成人不小心触摸到电源插孔也不会触摸到插孔内的导电体,不会发生触电身亡的现象,非常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插孔挡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图1所示的插孔挡板装置的电源插座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插孔挡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插孔挡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图3、图4所示的插孔挡板装置的电源插座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效地防止因误触摸插座表面电源插孔内的导电体而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源插座插孔安全挡板装置由插孔挡板和用于安装插孔挡板的挡板安装机架组合而成。插孔挡板位于电源插座表面电源火线输出插孔、电源零线输出插孔与插座内电源火线输出导电插套、电源零线输出导电插套之间;在电源插头没有插入到电源插座内时,插孔挡板盖住其下方的电源火线输出导电插套和电源零线输出导电插套,各插孔处于封闭保护状态,从电源火线、零线插孔处根本无法看到电源火线、零线导电插套,即使小孩子、成人不小心触摸到电源插孔也不会触摸到插孔内的导电体,不会发生触电身亡的现象,非常安全。
在插孔挡板上,紧邻正对着电源插座表面电源火线输出插孔、电源零线输出插孔处的旁边设有椭圆型的凸点;在电源插头被插入电源插座内的过程中,电源插头上的电源火线插片、电源零线插片通过插孔挡板上的椭圆型凸点,使插孔挡板移动,露出其下方的电源火线输出导电插套、电源零线输出导电插套,使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内,电源插头有电源输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装在电源插座内的电源插孔安全挡板装置由左插孔挡板2、右插孔挡板3和挡板安装机架4组合而成。
左插孔挡板2位于插座表面电源插孔中左边的电源插孔下方,右插孔挡板3位于插座表面电源插孔中右边的电源插孔下方。在左插孔挡板2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一个椭圆型的凸点5,在右插孔挡板3上表面的左端设置有一个椭圆型的凸点6。在左插孔挡板2的左端设有一个凹槽7;在右插孔挡板3的右端设有一个凹槽9。
左插孔挡板2、右插孔挡板3安装在挡板安装机架4内,在挡板安装机架4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凹槽1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华道,未经黄华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69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移动型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车载信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