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吸式全自动制钵点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69314.X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江家伍;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家伍;夏萍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3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吸式 全自动 点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来说是一种棉花营养钵的制造机器,并且具备自动点种及覆土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棉花种植提倡育苗移栽,即先将种子种在营养钵中,待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田中。因此需要批量制作营养钵,制作方法有手工或是用棉花营养钵成型机(专利号:94242213.9)。市场上的棉花营养钵成型机只能制作营养钵,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点种和覆土仍然需要手工完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棉花育苗移栽的自动化,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吸式全自动制钵点种机,即具备营养钵成型功能,又可以自动点种覆土,提高了营养钵成型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气吸式全自动制钵点种机在棉花营养钵成型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能自动在生产出来的营养钵上点播种子的机构——气吸式点种器。气吸式点种器是以空气负压的方式将种子从种箱中吸出,并使种子停留在取种器吸头上,再通过回转运动旋转3/4圈到达模腔上方,此时碶块二迫使阀门关闭,空气负压消失,种子失去了空气负压的支撑,受重力作用,自然掉落到模腔内的营养钵中。为了使种子可以有合适的发芽环境,在气吸式点种器并列位置加装一个覆土器,可以将草木灰之类的粉状覆土从覆土箱中取出,跟随气吸式点种器一起做回转运动,旋转3/4圈到达模腔上方释放到营养钵,覆盖好种子。而覆土的用量将以种子的萌发条件作为准则。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气吸式全自动制钵点种机主要由营养钵成型机构,点种覆土机构构成,其特征是:在棉花营养钵成型机的成型模侧上方,设置了固结在同一根回转轴上并且可以绕该轴做3/4圈回转运动的气吸式点种器和覆土器;在成型模的侧面,气吸式点种器及覆土器的侧下方并与其可以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种箱及覆土箱。
气吸式点种器和覆土器固结在同一根回转轴上,在回转轴的一端固结一齿轮,齿轮与一齿条啮合,齿条的有效齿数是齿轮齿数的3/4。
气吸式点种器主要由五伏电动机(35),电机固定架(36),离心式风扇叶片(33)构成,其特征是:离心式风扇叶片固结在五伏电动机轴端,而五伏电动机则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气吸式点种器内。
在取种器吸头(10)的根部设置一阀门,该阀门主要由阀芯(34)、阀芯复位弹簧(37)、阀套(38)构成,阀芯上径向设置的孔与阀套上径向设置的孔的内径相同且在阀芯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两孔相连通,其阀芯在阀套内可轴向移动,阀芯与阀套的相对位置决定阀门开闭。
覆土器主要由覆土帽(9),覆土腔(27),覆土帽复位弹簧(39),覆土帽定位销(40)构成,一侧设有缺口的纺锤形覆土帽与覆土帽定位销通过一根圆柱形铁棒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在覆土帽复位弹簧的约束下在覆土器中轴向滑动,而圆管形覆土腔则与覆土器固结在一起。
种箱和覆土箱并排安置在气吸式点种器和覆土器相应位置的侧下方,并且种箱中竖直设置种箱挡板(26),种箱挡板的上端面与种箱平齐,下端面与种箱底板保持1CM宽的缝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提高了营养钵成型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所采用的气吸式点种器相对于传统点播机构具有精度高的特点,提高了发芽率和营养钵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气吸式全自动制钵点种机整体侧面图。
图2:气吸式点种及覆土部分详图,图为吸取种子和覆土的状态。
图3:气吸式点种及覆土部分详图,图为释放种子和覆土的状态。
图4:图3的俯视图。
图5:气吸式点种器详图。
图6:气吸式点种器在释放种子的状态下阀芯阀套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气吸式点种器在吸取种子的状态下阀芯阀套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图4的A-A截面图
图9:覆土器详图,图为覆土器摄取和释放粉状覆土的结构状态。
图10:图9的侧视图。
图11:覆土器详图,图为覆土器搬运粉状覆土的结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家伍;夏萍,未经江家伍;夏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69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