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防冻双层油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9179.0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印;刘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海印;刘同海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F02M37/00;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月华 |
地址: | 45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防冻 双层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燃油防冻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油防冻双层油箱。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极低,经常出现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天气,现有汽车由于其油箱保温效果较差,在上述恶劣条件下,经常出现燃油凝结汽车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能够在冬季正常驾车出行,人们只得购买低凝点的燃油,但是,低凝点燃油价格昂贵,增加了人们行车的成本,使人们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燃油防冻双层油箱,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使汽车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普通燃油仍不会出现凝结现象,可确保汽车在低温条件正常启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燃油防冻双层油箱,包括第一抽油管和第二抽油管,第一抽油管与第二抽油管连接,第一抽油管和第二抽油管分别与油箱体连接,第一抽油管的一端穿入油箱体的主油腔内,第二抽油管的一端穿入油箱体的副油腔内,油箱体上安装第一进油管和第二进油管,第一进油管与主油腔相通,第二进油管与副油腔相通,主油腔内安装散热器,散热器上安装出气管和进气管,出气管和进气管的一端分别穿出主油腔外。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油箱体由独立箱体和隔板连接构成,独立箱体内开设主油腔和副油腔,主油腔和副油腔由隔板隔开,独立箱体内设置真空腔,独立箱体外表面设置保温层。隔板由左隔板、保温夹层和右隔板连接构成,保温夹层位于左隔板和右隔板之间。油箱体由主箱体和副箱体构成,主箱体内开设主油腔,副箱体内开设副油腔,主箱体上安装第一进油管,第一进油管的一端穿入主油腔内,副箱体上安装第二进油管,第二进油管的一端穿入副油腔内,主箱体和副箱体的外周均设置保温层,主箱体和副箱体的内部都设置有真空腔。进气管的一端与气三通阀连接,气三通阀与排气管连接,进气管上安装电磁阀。主油腔内安装第一油位计,副油腔内安装第二油位计。主油腔内安装温控器。第一抽油管通过电磁三通阀与第二抽油管连接,电磁三通阀与油泵连接。第一进油管由外管、支撑板和内管连接构成,外管内安装内管,内管与外管之间安装支撑板,内管内是油腔油腔,内管与外管之间是气腔,第二进油管与第一进油管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出气管上安装第一气体单向阀,进气管上安装第二气体单向阀,第二气体单向阀由单向阀壳体、阀片、限位环和阻气环连接构成,单向阀壳体的空腔内安装限位环、阀片和阻气环,阀片位于阻气环和限位环之间,单向阀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出气口和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与单向阀壳体的内腔相通,阀片上均匀开设四个通气孔,第一气体单向阀与第二气体单向阀结构形状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的箱体设有两个油腔,可根据气温和箱内油温的具体情况,调整对发动机的供油种类,即启动时供给低凝点的燃油,启动后正常行驶时,供给普通燃油,从而达到既可节约出行成本,又可满足人们冬季驾车出行需求的目的;它的主油腔内安装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可利用汽车尾气的余热对主油腔内的普通燃油加热升温,可确保汽车启动后,主油腔内的普通燃油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可供汽车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气体单向阀和第二气体单向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保温层、2独立箱体、3真空腔、4单向阀壳体、5散热器、6第一进油管、7第二进油管、8第一油单向阀、9第二油单向阀、10第一气体单向阀、11第二气体单向阀、12第一抽油管、13第二抽油管、14油泵、15电磁三通阀、16出气管、17进气管、18温控器、19第一油位计、20限位环、21左隔板、22右隔板、23保温夹层、24通气孔、25第二油位计、26阻气环、27电磁阀、28气三通阀、29排气管、30阀片、31主箱体、32气腔、33油腔、34支撑板、35副箱体、36进气口、37出气口、38外管、39内管、40主油腔、41副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海印;刘同海,未经梁海印;刘同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9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