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平开塑料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9148.5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崔希骏;廖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希骏 |
主分类号: | E06B3/34 | 分类号: | E06B3/34;E06B7/22;E06B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13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平开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内平开PVC-U塑料窗。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现在普遍应用的两密封内平开窗,由于水密、气密共处一个腔室,具有互相影响不可兼得的矛盾,制约了密封性能的提高。水密性不好限制了在多暴雨地区使用。这种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两密封内平开窗只能是低性能的建筑外窗,应用在密封性能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上是不允许的,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内平开塑料窗。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包括窗扇和窗框,其特点是在窗扇外侧设置有雨披,窗扇关闭后外侧设置有缝隙,在框扇形成的腔室中设置有密封胶条。
所述密封胶条底部固定在窗框上,顶部压在窗扇的突沿上。根据需要可以在窗扇密封腔中设置一道或两道密封胶条。如设置有两道密封胶条,需在窗扇密封腔内侧再设置有一个突沿,使第二道密封胶条的顶部可以压在突沿上,以便提高密封效果。
作为本使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防止水靠表面张力的作用流入气密腔,在所述窗扇的雨披处设置有滴水沿,所述滴水沿在所述雨披的外侧下方;在所述缝隙旁窗扇内设置有滴水沿;在所述密封胶条顶部斜上方窗扇处设置有滴水沿。
为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密封胶条为鸭嘴型。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利用雨幕原理,将密封胶条设置在窗扇密封腔中,把密封腔分成水密腔(即等压腔)和气密腔,使水、气隔离,提高了密封效果。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中,1为窗扇,2为窗框,3、7、12、13为密封胶条,4、9、10为滴水沿,5为雨披,6、11为突沿,8为玻璃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本方案的内平开塑料窗,有窗扇1和窗框2。在窗扇1外侧设置有雨披5,窗扇1关闭后外侧设置有缝隙,在框扇形成的腔室中设置有一道密封胶条3。所述密封胶条3底部固定在窗框2上,顶部压在窗扇1的突沿6上。为防止水靠表面张力的作用流入气密腔,在所述窗扇的雨披5处设置有滴水沿4,所述滴水沿4在所述雨披5的外侧下方;在所述缝隙旁窗扇1内设置有滴水沿10;在所述密封胶条3顶部斜上方窗扇1处设置有滴水沿9。为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密封胶条3为鸭嘴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道单独的密封胶条12,提高了密封效果。由于增加了一道密封胶条12,需在窗扇1密封腔内侧再设置有一个突沿11,使第二道密封胶条12的顶部可以压在突沿上11,以便提高密封效果。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只安装一个密封胶条3。
本方案也可按另一种实施方式实施。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平开塑料窗,有窗扇1和窗框2。在窗扇1外侧设置有雨披5,窗扇1关闭后外侧设置有缝隙,在框扇形成的腔室中设置有两道连接在一起的密封胶条13。由于有两道连接在一起密封胶条13,所以密封效果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这两道密封胶条是连接在一起的,如有损坏,需两道一起更换。为防止水靠表面张力的作用流入气密腔,在所述窗扇1的雨披5处设置有滴水沿4,所述滴水沿4在所述雨披5的外侧下方;在所述缝隙旁窗扇1内设置有滴水沿10;在所述密封胶条13顶部斜上方窗扇1处设置有滴水沿9。为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密封胶条13为鸭嘴型。为了提高保温效果,玻璃压条上的密封胶条7延伸到玻璃垫块8上,使玻璃和密封胶条7间形成一个腔室。
本使用新型是利用雨幕原理设计而成。具体到建筑外窗来说,“雨幕”是指下雨时外窗的外表面被雨水淋成的一层水幕。由于水的性质和水的表面自由能的特点,这层水幕有保持其完整性和不易被渗透的特性。“雨幕原理”是一个设计原理,它指出雨水对这一层“幕”的渗透将如何被阻止的原理。这一原理应用在建筑外窗上主要是指在窗开启部位内部要设有空腔,空腔内的气压在所有部位上和任何情况下一直要保持和室外气压相等,处于等压状态。压力平衡的取得不是由于窗外表面的开启缝严密密封所构成,而是有意令其处于敞开状态,使窗外表面的开启缝两侧不存在任何气压差。
当风雨交加空气流压力差较大时,中间密封胶条被风雨压紧在窗扇的突沿上,风雨越大压的越紧,保证了气密性能。而雨幕两侧的充分压力平衡,暴雨也无法冲破雨幕,只能汇集在雨幕上增加雨幕的厚度,并迅速落在外窗台上流走,更保证了水密性能。但是由风引起的压力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动态变化的,在阵风波动的瞬间,雨幕两侧的压力可能有短时间的不相等要通过空气流通达到平衡,在空气流通时就有可能将水带入等压腔,设计在等压腔内的排水系统能迅速将进入等压腔的水排出窗外。“雨幕原理”应用在内平开建筑外窗上则是最典型,也是最简单的,仅需改进部分PVC-U型材设计增加少许投资,其防雨水渗漏能力将获得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希骏,未经崔希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9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蛋白质结晶条件的筛选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