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幕式风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8999.8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3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勇;王兰平;胡兆峰;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传勇;胡兆峰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413山东省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幕 净化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幕式风净化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现代采煤业中,送风作为采煤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必不缺少,特别在采掘施工中,作业环境中空气的净化程度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特别重要,但风中存在微小的颗粒,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目前还没有一种使用水净化风的装置。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幕式风净化装置;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净化效率高,改善了作业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和喷雾头,外壳设置有凹槽并在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设置为与外壳固定联接,在凹槽的对侧面设置有与外壳固定联接的进水管,进水管在外壳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联接的喷雾头。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进水管和喷雾头,其特征是:进水管和喷雾头设置为多套并设置为并列排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出水管,其特征是:出水管设置为U型。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特点及有益效果表现在:
把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壳连接,把进水管与喷雾头连接,把带有进水管的外壳的一侧在上面,外壳的一端与进风管连接并另一端接入送风管,进水管接入高压水管,通过喷雾头在外壳的内部形成一道水幕,输出的风流通过水幕时,其内的水泥粉、岩石粉尘等颗粒物随下流的水流通过出水管排出。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进水管、出水管和喷雾头,使颗粒物下沉,净化效率高,改善了作业环境。
2、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和喷雾头,加工工艺简单,维修方便。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包含有外壳1、进水管2、出水管4和喷雾头3,外壳1设置有凹槽11并在凹槽1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设置为与外壳1固定联接,在凹槽11的对侧面设置有与外壳1固定联接的进水管2,进水管2在外壳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联接的喷雾头3。本实施例设计了进水管2和喷雾头3,进水管2和喷雾头3设置为一套。本实施例设计了出水管4,出水管4设置为U型。
在使用实施例时,把进水管2和出水管4与外壳1连接,把进水管2与喷雾头3连接,把带有进水管2的外壳1的一侧在上面,外壳1的一端与进风管连接并另一端接入送风管,进水管2接入高压水管,通过喷雾头3在外壳1的内部形成一道水幕,输出的风流通过水幕时,其内的水泥粉、岩石粉尘等颗粒物随下流的水流通过出水管4排出。因此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净化效率高,改善了作业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传勇;胡兆峰,未经刘传勇;胡兆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8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