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锅炉的增氧助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8963.X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平;张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新城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L5/00;F23L9/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循环 流化床 燃煤 发电 锅炉 助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锅炉助燃装置,具体为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锅炉的增氧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因它在燃烧室出口安装了特有的气固分离器、返料循环等装置,使其具有了低温的动力控制燃烧;高速度、高浓度、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过程等技术特点,同时也具有节能、环保等许多优点。因其具有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烟气中有害气体排放浓度低、负荷调节范围大、灰渣可综合利用等优点,在当今日益严峻的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要求下,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商品化,正在向大型化发展。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料的燃尽度很高,理论上性能良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可达90~95%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效率很难到达设计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节能潜力。分析表明,炉膛二次风上部有一个的贫氧核心区,这是由于二次风的穿透扩散效果不佳而使氧气不能到达炉膛中部的结果,这对于核心区细颗粒的燃烧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践表明,当锅炉燃烧的气体氧气量达到25%以上时,节能高达20%;锅炉启动升温时间缩短1/2-2/3。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锅炉燃烧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锅炉的增氧助燃装置,该装置将富氧以二次风的方式送入炉膛,增加炉内整体或部分氧气含量,减少炉内整体空气过剩系数,有效降低由于空气过剩系数大时过剩的空气系数将热量带走,降低排烟温度。由于富氧的增加,可以提高着火的条件,燃烧完全,在节煤的同时也保证了环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锅炉的增氧助燃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过滤器、风机、膜分离器、泵、脱湿器,在脱湿器后连接有预热装置,预热装置内设有富氧输送管,输送管的输入端连接脱湿器的出口、输送管的输出端端口处连接有富氧喷嘴。
上述的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锅炉的增氧助燃装置,预热装置为在锅炉的排渣管内设有富氧输送管;富氧输送管从预热装置输出后设于二次风管内,二者形成管中管的形式将富氧送入炉膛内;富氧输送管设于最底层二次风管内;前墙、后墙至少设有三个富氧输送管。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特点及有益效果表现在:由于富氧的增加,可以提高着火的条件,燃烧完全,在节煤的同时也保证了环保的效果。
设置的预热系统有效降低由于空气过剩系数大时过剩的空气系数将热量带走,降低排烟温度;既冷却了炉渣,减轻了锅炉冷渣机的负担,又充分利用了热损,还达到了加热富氧的要求。
富氧燃烧技术不仅能使分离收集CO和处理SO容易进行,还能减少NOX排放,是一种能够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是过滤器,2是风机,3是膜分离器,4是泵,5是脱湿器,6是预热装置,7是富氧喷嘴。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锅炉的增氧助燃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过滤器1、风机2、膜分离器3、泵4、脱湿器5,在脱湿器5后连接有预热装置6,预热装置6内设有富氧输送管,输送管的输入端连接脱湿器5的出口、输送管的输出端端口处连接有富氧喷嘴7。
上述的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锅炉的增氧助燃装置,预热装置6为在锅炉的排渣管内设有富氧输送管。
富氧输送管从预热装置6输出后设于二次风管内,二者形成管中管的形式将富氧送入炉膛内;富氧输送管设于最底层二次风管内,前墙设置五个送风点、后墙设置六个送风点。富氧喷嘴采用耐热喷嘴,为确保富氧穿透力,风压大于二次风压及炉膛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新城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泰安新城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8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