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8460.2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珍;钟力民;陈利仙;王慧;郦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26 | 分类号: | F01L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气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气门桥,尤其是应用于四气门柴油机的气门桥。
(二)背景技术
当前车辆的运载能力日益提高,要求柴油机输出功率不断增加,而且,随着排放法规的加严,车辆尾气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为达到这些要求,每缸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结构的四气门柴油机逐渐替代原来的每缸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结构的两气门柴油机,成为今后柴油机的发展趋势。原有两气门柴油机是单独控制每个气门的启闭,结构简单,控制也很容易;但如果四气门柴油机每个气门单独控制,不但控制困难,而且相关零件结构的设计会非常复杂,对空间要求也很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气门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平台,还包括位于其两端对称设置的凹槽。
上述柴油机气门桥,所述凹槽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圆头平键槽形。如果还有另外的装置作用于气门桥,可以在其中一个凹槽上部设置凸台,该凹槽为开口式单圆头平键槽形,另一个凹槽为圆形,平台左右两部分质量相等。上述柴油机气门桥,所述凹槽上部设有润滑油油孔。
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包括平台和位于其两端对称设置的凹槽,两凹槽分别套入气门,这样外部控制通过平台可以同时控制两个进气门或者排气门。所述凹槽一个为圆形,另外一个为圆头平键槽形,这种结构不仅可以解决因为两个气门间距的综合公差带来的安装问题,也能解决运转过程中气门和气门桥因为热膨胀产生的干涉问题,同时还避免了气门桥因为允许偏移范围过大而导致容易脱落的问题。如果有另外的装置作用于气门桥,可以通过在气门桥上增加一个凸台,该装置作用于该凸台来实现。增加凸台的一侧的凹槽设计为开口式结构,用以抵消凸台所增加的重量。通过凹槽上部油孔进入的润滑油用于润滑和冷却气门桥和气门重叠部分。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第一个实施例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第一个实施例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第一个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第二个实施例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第二个实施例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第二个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中,1、凹槽,2、润滑油油孔,3、平台,4、凸台。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2,该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平台3,还包括位于其两端对称设置的凹槽1。所述凹槽1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圆头平键槽形,凹槽1上部设有润滑油油孔2。平台3左右两部分质量相等。外部控制通过平台3控制气门桥,两凹槽1分别套入气门,这样外部控制通过平台3可以同时控制两个进气门或者排气门。所述凹槽1一个为圆形,另外一个为圆头平键槽形,这种结构不仅可以解决因为两个气门间距的综合公差带来的安装问题,也能解决运转过程中气门和气门桥因为热膨胀产生的干涉问题,同时还避免了气门桥因为允许偏移范围过大而导致容易脱落的问题。通过凹槽上部油孔进入的润滑油用于润滑和冷却气门桥和气门重叠部分。
实施例2:
参照说明书附图3和4,该实用新型柴油机气门桥,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平台3,还包括位于其两端对称设置的凹槽1。所述凹槽1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单圆头平键槽形,凹槽1上部设有润滑油油孔2,在单圆头平键槽形凹槽1上部设置有凸台4,且该单圆头平键槽形凹槽1为开口式结构。外部控制通过平台3控制气门桥,两凹槽1分别套入气门,这样外部控制通过平台3可以同时控制两个进气门或者排气门。所述凹槽1一个为圆形,另外一个为单圆头平键槽形,这种结构不仅可以解决因为两个气门间距的综合公差带来的安装问题,也能解决运转过程中气门和气门桥因为热膨胀产生的干涉问题,同时还避免了气门桥因为允许偏移范围过大而导致容易脱落的问题。在单圆头平键槽形凹槽1上部设置有凸台4,可以引入其他的控制,且该单圆头平键槽形凹槽1为开口式结构,保证平台3左右两部分质量相等。通过凹槽上部油孔2进入的润滑油用于润滑和冷却气门桥和气门重叠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8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