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间撑开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8398.7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9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鞠传广;尹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传广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400山东省文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腰椎管狭窄外科手术领域中内置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置入腰椎的棘间撑开器。
背景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为腰椎管腔径狭窄,主要表现为下腰痛,下肢站立或行走时麻胀酸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目前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实现减压、扩大腰椎管腔径的目的。在手术的过程中要破坏脊柱组织和结构才能减压,此方法治疗,手术时间长,不仅损伤脊柱,破坏其稳定性,还容易使神经受到损害,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病人痛苦大,手术后卧床时间长,费用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可置入腰椎棘突间实现减压、扩大腰椎管腔径的棘间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棘间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带楔型端头的扁平固定轴,轴上设有螺纹,其上依次安装有左翼板、支撑滚轴、右翼板、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外部呈阶梯型,左翼板、右翼板成凸轮型,其上的孔与扁平固定轴相配合。支撑滚轴卡在棘间之间,可减轻腰椎的压力,扩大腰椎管腔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制造容易,置入腰椎能撑开棘间,即可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解除神经受压。支撑滚轴起固定撑开作用,左右翼板防止侧滑,锁紧螺母固定翼板。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1、图2中标记:1、固定轴,2、左翼板,3、支撑滚轴,4、右翼板,5、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知,一种棘间撑开器,设有带楔型端头的扁平固定轴1,轴上设有螺纹,其上依次安装有左翼板2、支撑滚轴3、右翼板4、锁紧螺母5。锁紧螺母外部呈阶梯型,左翼板、右翼板成凸轮型,其上的孔与扁平轴相配合。外科手术使用时,病人俯卧手术台上,在腰椎狭窄部位正中间切口,沿棘上韧带两侧进入暴露的棘间,钝性破开棘间韧带,将固定轴1、左翼板2(或右翼板4)、支撑滚轴3塞入棘间,左翼板2(或右翼板4)、支撑滚轴3串入固定轴1上,支撑滚轴卡在棘间之间,再将右翼板4(或左翼板2)串入固定轴1上,用锁紧螺母5拧紧,螺母阶梯一侧卡紧固定,缝合切口手术完毕。本实用新型采用钛合金制成,其金属稳定性及组织相容性好,不影响CT及MRI检查,长期置于人体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操作方便,手术快捷,损伤小,基本不破坏组织,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病人痛苦少,局部麻醉,切口很小,手术5-10分钟即可完成;康复快,术后即可下床行走,并发症极少;费用低廉,不需要二次手术。可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传广,未经鞠传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8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隔网自动居中的烤面包炉
- 下一篇: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