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果品深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8055.0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山精工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品 深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品深加工设备,用于果品深加工产品的制作。
背景技术
果品深加工设备,包括釜体和釜门,釜门安装在釜体的一端,釜体包括不锈钢外壳、内胆和水夹套,水夹套设置在内胆外,水夹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夹套内设有强度支承筋板,强度支承筋板上设有过水孔,内胆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和吸真空管口,内胆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底部设有推车轨道,水夹套用于热水加热,给内胆升温,强度支承筋板用于提供支承强度,过水孔用于加热热水的流通,吸真空管口用于对内胆内腔抽真空,使用时,将要被加工处理的果品放置在载物推车上,将推车沿推车轨道推入到内胆内腔中,一方面,向水夹套中通入热水进行升温加热,另一方面,开启真空泵,通过吸真空管口对内胆内腔进行抽真空,被加工处理的果品中的水分在高温和真空的双重作用下,被不断吸出,连同内腔中的气体被一并排出。达到设定的干燥状况时,可通过控制阀从进料口加入糖液(或其它浸渍用液体),在真空条件下,被快速、均匀地吸到干燥到一定程度的果品内部,保持一定的时间,停止进料,关闭真空,一个工作过程结束。
果品深加工设备,其内胆的内腔横截面呈圆形,上下高度与左右宽度均等,两侧的空间较大,载物推车不能与内腔内壁紧密靠近,受热慢且不均匀,热效率低,干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内胆顶部的安全阀为弹簧式安全阀,由于设计结构和生产工艺上的原因,很难保证在压力超过2Kg/cm2时还能准确、快速卸压,不能保证生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果品深加工设备,结构合理,受热快、均匀,热效率高,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果品深加工设备,包括釜体和釜门,釜门安装在釜体的一端,釜体包括不锈钢外壳、内胆和水夹套,水夹套设置在内胆外,水夹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夹套内设有强度支承筋板,强度支承筋板上设有过水孔,内胆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和吸真空管口,内胆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底部设有推车轨道,其内胆的内腔横截面上下高度大于左右宽度,呈圆弧边的矩形结构,改变了原有的圆形横截面结构,载物推车可与内腔内壁紧密靠近,受热快且均匀,热效率高。
在内胆左右两侧水夹套内的强度支承筋板上设大过水孔,改善热水流通状况,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将内胆顶部的安全阀设计为重锤式安全阀,就象高压锅上的安全阀一样,靠重锤的重量来限定内部压力,结构简单,感应灵敏,能够准确、快速卸压,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果品深加工设备,结构合理,受热快、均匀,热效率高,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且安全可靠。设备可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大小的产品,形成系列化产品,釜体最大可做到直径1米、长度3米,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果品深加工设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门 2、进气阀 3、出水口 4、进料口 5、保温层 6、水夹套 7、强度支承筋板 8、内胆 9、吸真空管口 10、进水口 11、出料口 12、视镜口 13、内腔 14、支承地脚 15、二位三通气阀 16、密封圈 17、过水孔 18、推车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果品深加工设备,包括釜体和釜门1,釜体由支承地脚14支承,釜门1安装在釜体的一端,釜体包括不锈钢外壳、内胆8和水夹套6,内胆8的内腔横截面上下高度大于左右宽度,呈圆弧边的矩形结构,水夹套6设置在内胆8外,水夹套6上设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3,水夹套6内设有强度支承筋板7,强度支承筋板7上设有过水孔,水夹套6内的强度支承筋板7上设有较大(较原有的大)的过水孔17,内胆8上设有进料口4、出料口11、进气阀2和吸真空管口9,内胆8的顶部设有重锤式安全阀,底部设有推车轨道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山精工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博山精工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8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标识之二用吸盘
- 下一篇:预制保温隔音复合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