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摆锤液力式自动纠斜钻井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7824.5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1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忠;艾光富;黄梅玲;盖涛;刘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钻前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10 | 分类号: | E21B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春 |
地址: |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锤液力式 自动 钻井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钻井的配套工具,尤其是一种自动纠斜的钻井工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直井段的防斜打直、快打,对于快速钻进、提高各种复杂井的机械钻速,保证井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垂直钻井是当今钻井难题之一,井斜在石油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它的危害很大。常用的塔式钻具、钟摆钻具、满眼钻具、偏轴钻具等均属于被动防斜技术。钟摆钻具因其纠斜机理和结构特性所限,在纠斜作业中必须小钻压吊打,因而机械钻速很慢,只能以牺牲经济效益的方式来换取井身质量。偏轴组合防斜快打技术是近几年中发展起来的防斜快打新技术,在其正常钻进过程中,当施加较大钻压时,钻具组合易弯曲变形,不能满足直井段垂直钻井的要求。近年来,导向技术逐步应用于直井,国外目前采用这种技术比较普遍,但由于螺杆钻具的购置成本过高,目前在国内较少应用。由于常规直井防斜纠斜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制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技术系统,是防斜打快的一个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摆锤液力式自动纠斜钻井工具。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摆锤液力式自动纠斜钻井工具,它包括上支撑座、导流孔、上球体、弧形板、摆臂、摆锤、球腔、下球体、球阀、下支撑座、液流孔、环形凹槽、活塞、活塞挡板、活塞缸、弹簧、卸压孔、活塞入口、壳体。壳体为圆柱形空心接头,上支撑座固定于壳体内,在上支撑座上加工有导流孔,该导流孔由多个相同的孔组成;在上支撑座中心处下侧加工有半圆形球腔,上球体放入半圆形球腔中,弧形板从上支撑座的下方将上球体置于球腔中,上支撑座和弧形板形成一个球腔。摆锤为开槽的球体,摆锤与上球体由摆臂连接构成一个摆,摆与壳体间形成环形流体通道;以摆锤直径为轴心开槽形成滑道,下球体装入该滑道内,下球体与其上方的摆锤配合;下球体与球阀之间由摆臂连接;下支撑座固定于壳体内下端,下支撑座由弧形板组成,弧形板形成一球形内腔,球阀安装其中;在球阀底部加工有液流孔,球阀上按水平圆周方向加工有一条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上垂直于球阀球心方向加工有多个孔,液流孔与环形凹槽上的孔相连通;在壳体下端外壳上加工有活塞缸,在活塞缸中安装有活塞,活塞挡板通过弹簧将活塞压紧在活塞缸中,活塞挡板固定于壳体上,活塞的数量为3至6个;活塞的归位由缸内弹簧控制。在活塞缸上加工有卸压孔,在下支撑座中沿水平方向加工有活塞入口,活塞入口与活塞缸连通。壳体上、下两端加工有丝扣并与钻具相联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摆锤结构,能适时感应井斜的重力信号,由重力驱动机构,建立壳体内外高低压流体间的通道,并利用二者之间的压差,驱动活塞适时推靠井壁高边,井壁的反作用力则将钻头推向井壁低边,产生纠斜力,而在井眼垂直时,活塞则不推靠井壁。该过程循环往复,井斜即被不断地感应和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支撑座;2.导流孔;3.上球体;4.弧形板;5.摆臂;6.摆锤;7.滑道;8.下球体;9.摆臂;10.球阀;11.下支撑座;12.弧形板;13.液流孔;14.环形凹槽;15.活塞;16.活塞挡板;17.活塞缸;18.弹簧;19.卸压孔;20.活塞入口;2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一种摆锤液力式自动纠斜钻井工具,它包括上支撑座1;导流孔2;上球体3;弧形板4;摆臂5;摆锤6;滑道7;下球体8;摆臂9;球阀10;下支撑座11;弧形板12;液流孔13;环形凹槽14;活塞15;活塞挡板16;活塞缸17;弹簧18;卸压孔19;活塞入口20;壳体21。壳体21为圆柱形空心接头,上支撑座1固定于壳体21内,在上支撑座1上加工有三个形状相同的导流孔2,在上支撑座1中心处下侧加工有半圆形球腔,上球体3放入半圆形球腔中,两块弧形板4从上支撑座1的下方将上球体3置于球腔中,上支撑座1和弧形板4形成一个球腔。摆锤6为开槽的球体,摆锤6与上球体3由摆臂5连接构成一个摆,摆与壳体21间形成环形流体通道;以摆锤6直径为轴心开槽形成滑道7,下球体8装入滑道7内,下球体8与其上方的摆锤6配合,并予留摆臂间隙。下球体8与球阀10之间由摆臂9连接;下支撑座11固定于壳体21内下端,下支撑座11由两块弧形板12组成,弧形板12形成一球形内腔,球阀10安装其中;在球阀10底部加工有液流孔13,球阀10上按水平圆周方向加工有一条环形凹槽14,在环形凹槽上垂直于球阀10球心方向加工有6个孔,液流孔13与环形凹槽14上的孔相连通;在壳体21下端外壳上加工有活塞缸17,在活塞缸17中安装有活塞15,活塞挡板16通过弹簧18将活塞15压紧在活塞缸17中,活塞挡板16固定于壳体21上,活塞与活塞缸的数量为3套;在活塞缸17上加工有卸压孔19;在下支撑座11上沿水平方向加工有活塞入口20,活塞入口20与活塞缸17联通。壳体21上、下两端加工有丝扣并与钻具相联接。当井壁发生倾斜时,摆锤6就会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稳定在倾斜井壁的高边,带动球阀10倾斜,此时,环形凹槽14与活塞入口20相通,钻井液从液流孔13进入环形凹槽14,再通过下支撑座11中的流道进入活塞入口20,钻井液便开始注入活塞缸17,使活塞15在达到井壁最高边时,产生足够大的推力。活塞缸17内留有卸压孔19,由于卸压孔19直径较小,钻井液经过时,会在活塞缸17内形成较大的压力,将活塞15推向倾斜井壁高边,井壁的反作用力使得钻头在低边的切销量增加。当球阀10上环形凹槽14与活塞入口20错开时,钻井液流向活塞缸17的通道被关闭,在活塞缸17内不能形成驱动活塞靠向井壁的压力,活塞在弹簧的推动下复位,活塞缸17内的钻井液经卸压孔19流出,因此钻头在井壁低边以外区域的切削量不会增加,如此循环往复,井斜被适时感应,并逐渐降低,导致井眼趋于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钻前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钻前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7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