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音电路及具有所述静音电路的电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7524.7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建;马楔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0 | 分类号: | H04N5/6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电路 有所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音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关机静音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电视机。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的电视产品来说,静音电路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广大电视机开发商的关注,特别是对于高档电视产品来说,噪音的出现无疑会影响电视产品的整机品质。而目前使用的静音电路大多采用电容充放电的特性配合三极管的开关作用达到关机静音的目的,其具体电路结构参见图1所示。
图1中,当电视机开机时,直流电源VCC对电容C1进行充电;当关机时,直流电源VCC马上消失,但电容C1上的电荷不会立刻消失变为0V,因此,电容C1开始放电,使PNP型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压大于其基极电压而导通,进而控制NPN型三极管V2进入饱和导通状态。由于NPN型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进而拉低其集电极电位,从而对功放电路的静音脚产生一个低电平静音信号,控制功放电路进入静音模式,以达到关机静噪的设计目的。
使用上述电路结构形成的关机静音电路必须采用系统中掉电速度最快的电压作为上述的直流电源VCC,才能保证静音电路提前工作,消除关机噪音。但是,当电视系统中没有比功放电源掉电速度更快的电源时,就会有关机噪音输出,从而导致电视产品静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关机静音电路,以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音频输出设备关机时的彻底静音,以解决现有关机静音电路静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静音电路,包括电源和功放电路,所述电源通过依次连接的稳压二极管和限流电阻接地,所述功放电路的静音脚连接在所述稳压二极管与限流电阻的连接接点上。
其中,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压降等于或者略小于所述电源电压与功放电路静音脚所定义的高电平电压之差。这样,可保证系统关机时,功放电路的静音脚的电位迅速低于其高电平所需电压,从而使功放电路的静音脚在关机瞬间达到低电平,从而进入静音模式。当然,这里的功放电路应选择静音脚为低电平有效的功放电路或者功放芯片实现。若系统中所采用的功放电路的静音较为高电平有效,则需要在功放电路的静音脚上连接反相电路,通过所述反相电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与限流电阻的连接接点,以期达到关机静噪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确保功放电路在关机时能够及时静音,所述电源优选系统中掉电速度较快的直流电源实现。
基于上述静音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应用所述静音电路的电视机,通过在电视机中功放电路的静音脚上连接由电源、稳压二极管和限流电阻组成的静音电路,实现了电视机关机时的及时彻底静噪。其中,所述电源优选采用电视机中掉电速度最快的+12V或者+16V直流电源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静音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对系统中用于静音电路的电源的关机掉电速度没有苛刻的要求,即使在系统中没有比功放电源掉电速度更快的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满足系统的关机静噪要求,将其应用于电视机等音频输出设备中,可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整机性能品质。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静音电路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静音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静音电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功放电路的静音脚上连接由稳压二极管、限流电阻和直流电源组成的静音电路,以简单电路结构达到消除关机噪音的设计目的。
实施例一,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静音电路适用于静音脚为低电平有效功放电路系统中,即功放电路在其静音脚电位为低时进入静音模式,阻断其左右声道音频输出;而在静音脚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功放电路正常工作,输出伴音。
本实施例的静音电路由直流电源VCC、稳压二极管D2和限流电阻R7组成,如图2所示,直流电源VCC通过依次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和限流电阻R7接地,稳压二极管D2和限流电阻R7之间的连接接点与功放电路的静音脚MUTE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7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