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段式无拉绳窗帘的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6922.7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3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世明 |
主分类号: | A47H23/01 | 分类号: | A47H23/01;A47H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拉绳 窗帘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段式无拉绳窗帘的结构改良,主要该多段式窗帘位于上轨下方的第一区段帘体是仅由第一支轨所设置的,并由第一支轨底面供第二区段帘体的顶端连结,其中,第一支轨与上轨之间设有磁吸结构,可确保第一支轨相对上轨收合时可以密合,防止卷收器因为卷收不良、或因单独拉动第二区段帘体的操作时而意外带动第一支轨下拉的问题(在单独拉动第二区段帘体或更下方区段帘体时,由于其拉绳都是经由穿越第一支轨而被上轨内的各别卷收器所控制,所以拉绳在下拉时相对第一支轨产生的摩擦力有时会带动第一支轨被下拉),避免影响外观确保操作动作更为平稳、确实。
背景技术
多段式无拉绳窗帘顾名思义是指具有复数区段帘体的结构设计,在公知中大多于第一区段帘体都是仅由第一支轨所设置,所以由第一区段帘体的设置后,可在第一支轨的下拉的后再拉动第二区段帘体,以达到改变窗帘遮阳高度位置的目的,使得第二区段帘体可以进行阳光的遮蔽,而第一区段帘体则可供外界光线照射至室内,以达到增进室内光线的效益,所以在市场上极受到使用者的青睐。
然而,在公知的设计中,由于各个区段帘体都是各自由上轨5内的卷收器向下延设一拉绳8所独立控制的,而由于第一支轨61是位于最上方形成第一区段帘体6,所以所有的拉绳8都必须穿越第一支轨,而在此一结构设计下,难免在操作第二区段帘体7及其以下的区段帘体时,其拉绳8势必会与穿越的第一支轨61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因此往往在使用者想要单独拉动第二区段帘体7或其以下的区段帘体进行完全遮阳时,会因为第一支轨61也被同步下拉而造成不当的间隔空隙产生(如图5所示),致而令外界阳光透射进室内,所以使用者必须重复再操作把第一支轨61上拉的动作,实已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困扰。再者,一旦卷收器因为卷收不良的问题发生时(操作不当),即使完全将所有区段帘体进行收合时,也会发生第一支轨61下垂一距离而与上轨5发生间隙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外观的美化。
本实用新型人鉴于上述的各项缺失,深觉公知多段式窗帘在结构的设计上有其未能考虑的问题,以致在实际操作时容易有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人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的下,以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进行研发,在历经多次的实际应用后,终于开创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式无拉绳窗帘的结构改良,以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段式无拉绳窗帘的结构改良,主要该多段式窗帘位于上轨下方的第一区段帘体仅由第一支轨所设置,并由第一支轨底面供第二区段帘体的顶端连结,其中:第一支轨与上轨之间设有可以相互吸附固定的磁吸结构,可确保第一支轨相对上轨收合时可以密合。
所述多段式无拉绳窗帘的结构改良,其中第一支轨与上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磁铁与铁片。
所述多段式无拉绳窗帘的结构改良,其中第一支轨与上轨之间各设有相吸的磁铁。
所述多段式无拉绳窗帘的结构改良,其中第二区段帘体的第二支轨下方接设仅由第三支轨构成的第三区段帘体时,亦设置有磁吸结构。
由本实用新型提实施,具有下述效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轨与上轨之间设有磁吸结构,即在第一支轨与上轨之间至少分别设置有磁铁与铁片,或者两相吸的磁铁,所以在第一支轨经由收合而与上轨贴合时,将可由磁吸结构的设置而确保第一支轨相对上轨的密合性,因此在操作第二区段帘体及其以下的区段帘体时,其穿越第一支轨的拉绳与第一支轨之间的摩擦力(下拉力)将可由磁吸力提供阻抗受拉的力道,确保第一支轨与上轨间的稳定密合度,不会发生第一支轨意外下拉产生间隙的现象,令外观维持良好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磁吸结构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结构图。
图5是公知结构的外观状态图。
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上轨
2:第一区段帘体
21:第一支轨
22:第三区段帘体
23:第三支轨
3:第二区段帘体
31:第二支轨
4:拉绳
10:多段式无拉绳窗帘
20:磁吸结构
201:磁铁
202:铁片
5:上轨
6:第一区段帘体
61:第一支轨
7:第二区段帘体
8: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世明,未经林世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6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性铁氟龙涂布纤维布结构
- 下一篇:扇骨制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