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封袋夹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6812.0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6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拥军 |
主分类号: | B65D33/16 | 分类号: | B65D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9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封袋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工具,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适合食品或调料的塑料袋、塑纸袋、纸袋的临时密封使用,同样适合放入冰箱的食物保鲜袋和一次无法用完的袋装试剂的密封。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95208488.0200520133379.X公开了两种袋夹,但是他们的缺点是对较薄的塑料袋容易使袋夹破,对于有较细小的粒状物粘在袋口的情况,容易造成密封不完全的问题,再有这两种袋夹清洗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该家用封袋夹力图解决上述现有专利技术易破袋和难清洗问题,而且使用特别方便。
方案1、该家用封袋夹主要由两个夹持元件组成,两个夹持元件通过轴或弹性弯曲相互夹紧,夹持元件上穿有一根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中孔偏心或同心的发泡塑料或橡胶等弹性材料做成的管子或贴有一层上述弹性材料;两个夹持元件为直辊柱,两根辊柱的截面为方或圆或一方一圆,两根辊柱的一头通过一轴连接,可使辊柱之间侧面夹紧或正面夹紧,两根辊柱的另一头设有卡扣或雀尾槽卡扣限位锁定装置。
方案2、这种封袋夹主要由两个夹持元件组成,两个夹持元件通过轴相互夹紧,夹持元件上穿有一根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中孔偏心或同心的发泡塑料或橡胶等弹性材料做成的管子或贴有一层上述弹性材料,两个夹持元件为直辊柱,两根辊柱的截面为方或圆或一方一圆,两根辊柱的一头通过一轴连接,可使辊柱之间侧面夹紧或正面夹紧,两根辊柱的另一头设有卡扣或雀尾槽卡扣限位锁定装置。
方案3、这种家用封袋夹主要由两个夹持元件组成,两个夹持元件一个为自然弯曲的弹簧板,另一个为直辊柱或两个夹持元件均为自然弯曲的弹簧板,两个夹持元件的一头背对背安装固定,另一头设有卡扣锁定装置。
方案4、这种家用封袋夹主要由两个夹持元件组成,两个夹持元件一个为弯曲成呈球面凹陷的弹簧板,另一个为平直的弹簧板,两个弹簧板的一头用铆焊、电焊、热塑焊接、板金折弯成型或插入一个专用槽件或在两块弹簧板根部直接粘合或卡口连接的方式固定;弯曲成呈球面凹陷的弹簧板在人力折弯作用下向另一片平直的弹簧板方向突然凹陷并夹紧。
方案5、两个夹持元件为圆柱形辊柱,其中一个或两个辊柱的两头顶部分别设有偏心轴,辊柱通过偏心轴固定于支架上,辊柱侧面设有扳手,压动扳手,辊柱延偏心轴转动,使辊柱之间相互压紧。
根据方案4所述弹簧板,其凹陷的实现方式为:注塑成型、冲压成型或弹簧板冲压成平面V字形,拉近V字弹簧板的开口并通过方案4所述的连接方式与另一块弹簧板连接固定。
根据方案2所述辊柱与辊柱正面夹紧的方案中,接合截面特征呈V字形配合或瓦楞配合,两根辊柱对合时外形呈圆柱形或瓦楞形,辊柱呈空心或实心。
本实用新型所述辊柱为圆柱形或方柱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元件还包含如图11、11-1、12、13所示截面的型材。
为锁定夹持状态,本实用新型使用弹性钢珠、弹性卡扣等锁定方法。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种方案,所以带来了不同的有益效果,综合来说:每个方案都是很方便、安全、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1、密封紧密。
2、方便使用及清洗。
3、不易损坏簿的塑料袋。
附图说明
图1-2、17-21、23-32、34-36、38是封袋夹立体图。
图3-16是封袋夹截面示意图。
图22是封袋夹右视图。
图33是封袋夹正视图。
图37是封袋夹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封袋夹的一个方案,分别为夹紧状态和打开状态,U型辊柱(1)、轴柱(6)组成了一个支架,辊柱外表面光滑,利于袋子滑动,挂耳(4)固定于一根辊柱上。辊柱(2)固定于轴套(7)上,可以全方位转动,(3)为发泡塑料或橡胶等弹性材料做成的管衬,把袋子(5)压紧于两个辊柱中,辊柱(2)顶部有一个球面坑(10)被轴柱上所设的弹性钢珠(9)(孔内有弹簧)弹紧固定。(8)为弹性钢珠固定位。
图3-16为本实用新型各种夹持元件的剖面示意图,F和箭头表示夹持力和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拥军,未经沈拥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6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