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针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6632.2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84;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5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股骨颈 骨折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人体股骨颈骨折的内用接骨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占全部骨折总数的3.58%。被称之为”尚未解决的骨折”。由于血运和生物力学特点。股骨颈骨折有较高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分为两大类。即:(1)复位内固定;(2)切除股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内固定方法很多,可概括为:
单钉类:三翼钉为代表,三翼钉内固定为众所熟悉的传统疗法,这种单根钉在骨的力学效能上不能持久,另外此钉不适于青少年及颈部粉碎性骨折者。
多钉固定类:包括斯氏针,三角针和多根螺纹钉。此类固定对骨的损伤小,所占的总面积比三翼钉小,强度较三翼钉高一倍。缺点是钉退出后骨不愈合。
滑移式钉板固定装置类:此种内固定器材优点是能使骨折片稳固的锁紧,有助于早期负重,但操作难度和手术创伤大。
加压内固定类:所用的内固定钉带有螺纹,单根加压螺纹钉的优点是可以加压,但由于单轴固定不能防止股骨头的旋转,AO多根钉可以同时加压和防止股骨头的旋转,但操作复杂,且各钉之间的加压不均衡,易产生松动。
尽管可供选用的内固定物种类很多,迄今为止尚未有一种公认理想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内固定装置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针板装置。该装置稳定性好,固定力强,固定针体积小,对骨的损伤小。斯氏针有一定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针板锁紧后拧紧加压螺钉,使基板在股骨外侧向下移动,通过杠杆原理针尖部即股骨头将产生向上向外的合应力,以对抗骨折面分离的剪切应力。患者可早期负重,使骨折间不断加压,促进骨折愈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基板为一带有圆孔、侧孔、自动加压螺钉孔的医用不锈钢板。该基板两端呈半圆形,整体呈中间厚两端变薄,上宽下窄的流线型近似舟形。上半部与股骨上端解剖形状相适配呈弧形。两排圆孔分别有95°~140°的倾斜角,其中任意一孔与相邻两孔之间呈三角形排列,使固定股骨颈的斯氏针在股骨颈内呈三角形排列,增加固定强度和抗旋力度。圆孔比斯氏针大2mm,使斯氏针通过圆孔进入股骨颈时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以确保最佳固定效果。再通过侧孔螺栓锁紧圆孔内的斯氏针,最后再拧紧加压孔的螺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该装置选用斯氏针固定股骨颈骨折,固定物体积小,强度高。既有利于骨折愈合又减少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2.针板锁紧后制约了针的移动,有效的防止了针退出或穿出股骨头现象的发生。
3.针板锁紧后拧紧加压螺钉使基板在股骨外侧向下移动,由于杠杆原理针尖部位即股骨头将产生一个向上向外的合应力,克服了骨折面分离的剪切应力,使固定更加牢固。
4.斯氏针弹性和韧性较好不易折断,同时因早期负重骨折间产生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
5.该装置固定可靠,不用任何外固定,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6.该装置还适用于一些股骨粗隆间骨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圆孔,2.侧孔,3.自动加压螺钉孔,4.基板,5.螺栓
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所用基板为医用不锈钢板(4),其结构为中心线两旁分布两排圆孔(1),与之相对应两排侧孔(2)自动加压螺钉孔(3),基板(4)的两端呈半圆形,整体呈中间厚两端变薄上宽下窄的流线型,近似舟形,上半部与股骨上端解剖形状相适配呈弧形。其中基板(4)上任意一圆孔与相邻两孔之间呈三角形排列,为固定股骨颈之斯氏针孔道。直径比斯氏针大2mm。两排侧孔设有内螺纹,直径与斯氏针相同,安装固定斯氏针的螺栓(5)设有与侧孔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它的基板(4)为一带有圆孔(1)、侧孔(2)、自动加压螺钉孔(3)的医用不锈钢板。该基板两端呈半圆形,整体呈中间厚两端变薄,上宽下窄的流线型近似舟形。上半部与股骨上端解剖形状相适配呈弧形。两排圆孔分别有95°~140°的倾斜角,其中任意一孔与相邻两孔之间呈三角形排列,使固定股骨颈的斯氏针在股骨颈内呈三角形排列,增加固定强度和抗旋力度。圆孔比斯氏针大2mm,使斯氏针通过圆孔进入股骨颈时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以确保最佳固定效果。再通过设有内螺纹的侧孔用设有外螺纹的螺栓(5)锁紧圆孔内的斯氏针,最后再拧紧加压孔的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辉,未经张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6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