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液环泵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6369.7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泰忠;冯玉玲;谭紫华;罗姣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9/00 | 分类号: | F04C19/00;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靖 |
地址: | 52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液环泵气液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环泵的辅助设备,特别是在液环泵的工作液循环系统中应用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液环泵的结构特点使得其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夹带有大量工作液。为了将工作液从液环泵排出的气体中分离出来,需要在液环泵的排气口联接气液分离器。然而现有的液环泵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佳。为求提高分离效果,现有技术大多采取增大分离器罐体尺寸的措施。然而由于受到安装尺寸或者成本的限制,分离器的罐体尺寸不可能做得很大,由此限制了分离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欠佳不但直接影响液环泵系统的供气质量,而且造成液环泵工作液的浪费。液环泵工作液中有极大部份是比较贵重或比较难得的液体,由于分离效果不好,需要经常为液环泵补充工作液,增加了液环泵的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分离效果的高效液环泵气液分离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液环泵气液分离器包括一个气液分离罐,罐体开设有与液环泵的排气口联接的进气口,与液环泵的供液管联接的排液口,以及将分离出的气体排出罐体的排气口,特别地,在罐体的排气口处连接有壳管式过滤器,壳管式过滤器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一端与罐体的排气口连通,筒体内安装有多条滤管,滤管的管壁用阻液透气的材料制成,滤管的一端与罐体的排气口连通,滤管的另一端封闭,在靠近滤管开口的位置处,在各条滤管之间以及滤管与筒体壁面之间设置有阻止气体和液体穿过的封堵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从液环泵排出的气体和大量工作液首先经过气液分离罐的过滤,形成残留有少量工作液的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从气液分离罐的排气口排出后进一步进入到壳管式过滤器中。在壳管式过滤器的封堵件的阻挡下,气液混合物进入各条滤管。由于滤管的一端是封闭的,而且滤管的管壁是以阻液透气的材料制成,所以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可以顺利地径向穿过滤管的管壁来到滤管之间,而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受到滤管管壁的阻碍,流速大大减小,不再能被气体带走,于是液体与气体分离。分离出来的液体顺着滤管的管壁流出壳管式过滤器,最终回流到气液分离罐内,于是最终从壳管式过滤器的筒体排出的是已将液体充分分离的气体。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效果显著优于现有的液环泵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增强了液环泵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提高了液环泵系统的供气质量,节省液环泵工作液,降低了液环泵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D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6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标准球为反射装置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角位移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