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屏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962.X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3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伟林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B05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家蔚 |
地址: | 51700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雾屏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学投影屏幕的雾屏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雾屏系统是使用超声雾化发生器产生大量微粒雾,依据空气流动力学原理控制微粒雾流动,产生形成平面雾气的屏幕。利用微粒雾的平面特性和其对光线反射与折射特性,可以使光学投影设备或激光设备的成像面呈现出实体影像。人可以在这种影像中随意穿梭,造成真人可进入画面的虚幻效果,是一种新型的展示媒体,有别于传统不能穿透的屏幕。鉴于雾屏可成像的独有特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例如舞台剧,媒体展览,大型商场门口,迪厅,KTV,旅游景区,公园,娱乐场所,科技馆,博物馆等均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展示媒体来使用。
在专利200620124300.1中,公开了一种雾屏发生装置,对雾屏产生的原理及其装置作了详细的说明。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从雾屏发生装置上滴水;装置需要吊装,安装困难,有些时候可能不具备安装条件;装置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雾屏发生装置,包括多角形蜂窝导流体、前空气射流发生框、水雾空气发生框、后空气射流发生框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空气射流发生框具有前风机和前出气口,前出气口位于前空气射流发生框的上部,所述水雾空气发生框具有水雾风机、超声雾化器、水雾出气口,水雾出气口位于水雾空气发生框的上部,所述后空气射流发生框具有后风机和后出气口,后出气口位于后空气射流发生框的上部,所述多角形蜂窝导流体位于雾屏发生装置的顶部,前风机、水雾风机、后风机从所述控制部分接收控制信号。
所述雾屏发生装置中,所述水雾空气发生框中的所述水雾出气口与所述超声雾化器之间设有一个雾粒过滤挡板,所述雾粒挡板用以过滤大水珠。
所述雾屏发生装置中,所述水雾空气发生框中,在所述水雾风机的前方设有一个与所述水雾风机成一定角度的挡风板。
所述雾屏发生装置中,所述前空气射流发生框和后空气射流发生框内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隔板,隔板倾斜放置。
所述雾屏发生装置,超声雾化发生器设置于该装置的最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雾屏发生装置可放置于地面上,在空中形成水雾屏幕,可将媒体流投射在该屏幕上,形成虚幻立体的图像,给人一种新的立体视觉享受。人可以在这种虚幻影像中随意穿梭,造成真人可进入视频画面的虚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雾屏发生装置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前空气射流发生框、所述后空气射流发生框的所述前风机与所述后风机的安装隔板,是倾斜设置,有利于回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屏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雾屏发生装置由多角形蜂窝导流体1、前空气射流发生框14、水雾空气发生框12、后空气射流发生框13构成。多角形蜂窝导流体1位于前空气射流发生框14、水雾空气发生框12、后空气射流发生框13的出气口之上,通过导流体支架2、8固定于该装置的壳体上,位于该装置的顶部,该装置所发生气流向上流出,如图1所示,A、B、C分别代表前气流、雾气流、后气流。投影机16成像于雾气流所形成的平面上。该装置由外壳及隔板分割成前空气射流发生框14、水雾空气发生框12、后空气射流发生框13,分别配有前风机3、雾化风机11、后风机9,由控制系统控制风机的关停及风速。水雾空气发生框12中设置雾粒过滤挡板5,用以过滤大水珠,设置挡水板可防止雾化风机11受潮损坏。前空气射流发生框14和后空气射流发生框13内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隔板,隔板与前空气射流发生框14、后空气射流发生框13的内壁连接,形成前滴水回流沟槽4和后滴水回流沟槽10,使滴入前空气射流发生框14、后空气射流发生框13的水顺利回流。超声雾化发生器7设置于水雾空气发生框12的底部,可以减小雾屏发生装置的体积。并且,可采用大功率风机,增大气流流量,增加屏幕高度。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伟林,未经苏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焰切割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综合贯通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