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5921.0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文龙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会 |
地址: | 0630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型水泥添加剂<助磨剂>的制造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轧辊造粒机。
背景技术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当水泥的熟料,附加材料和石膏,混合物加入磨机后,在粉磨的过程中,由于物料间,物料与研磨体间的剧烈频繁多变的磨擦与撞击,使物料产生静电,带有电荷的物料会吸附在钢球与研磨体的表面,造成水泥生产的大量减产,增加电耗,而水泥添加剂<助磨剂>的应用,虽解决了钢球研磨体的吸附问题,增加了产量,却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入磨添加剂<粉末状>由于其物理特性,经常会出现料与料斗粘结下料不畅的问题,这样给水泥的生产造成质量,产量均不稳定,且水泥生产废工废电的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造粒机,从而使粉末状的水泥添加剂经加工后制作成一种颗粒均匀,外观美观,使用方便的新型产品,解决了粉末状时的粘仓问题,提高了水泥的台时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轧辊造粒机,包括机座,还设有原料输送装置、下料斗、倒V形导流板、主动造粒滚筒、从动造粒滚筒、成品输送装置、电机、传动装置,其中,成品输送装置、传动装置固定在机座上,电机通过皮带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主动造粒滚筒连接,主动造粒滚筒与从动造粒滚筒接触,倒V形导流板位于主动造粒滚筒与从动造粒滚筒之间的上方,下料斗在倒V形导流板上方,原料输送装置在下料斗侧上方。
其中,所述主动造粒滚筒、从动造粒滚筒上设有凹窝,该凹窝均匀分布在主动造粒滚筒、从动造粒滚筒的表面。
其中,所述原料输送装置包括原料输送机、原料输送口,原料输送口位于原料输送机的上方。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联轴器、齿轮系,其中,联轴器分别与变速箱、齿轮系连接。
其中,所述联轴器为十字联轴节。
(三)有益效果
1)由于粉末状的水泥添加剂经加工成均匀的颗粒,不会出现粘仓的问题;2)提高了水泥的台时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3)减少了粉尘,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4)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料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造粒机头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主动造粒滚筒、从动造粒滚筒的示意图。
图中:1、下料斗;2、变速箱;3、皮带;4、电机;5、机座;6、成品输送装置;7、主动造粒滚筒;8、从动造粒滚筒;9、十字联轴节;10、齿轮系;11、倒V形导流板;12、造粒机头;13原料输送口;14、箱体;15、原料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辊造粒机,由机座5、原料输送装置、下料斗1、倒V形导流板11、主动造粒滚筒7、从动造粒滚筒8、成品输送装置6、电机4、传动装置组成。其中,,倒V形导流板11安装下料斗1内部,它将物料给到转动的主动造粒滚筒7和从动造粒滚筒8的侧上方,通过两滚筒7、8的匀速相对转动将物料带到两滚筒7、8的间隙处,相对运动的两滚筒7、8同步旋转,在两只滚筒7、8上分别布满直径10mm、深5mm的窝,在运转时窝与窝相对,通过下料斗内的倒V形导流板11使原料进入窝中,通过挤压形成10mm的圆球产品。两滚筒7、8上均匀分布有半圆形凹窝在两滚筒转动时,两滚筒7、8上的半圆形凹窝即相合为一完整圆形。因此,将粉末状的水泥添加剂转变成颗粒状的水泥添加剂。
如图4、图5所示,传动装置中的十字联轴节9为设备传动件及设备保险装置,当设备运转当中遇特殊情况时十字联轴9节断开,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如图6所示,倒V形导流板11固定于下料斗1的壁上;该倒V形导流板11主动造粒滚筒7、从动造粒滚筒8间有1mm-2mm的间隙,已确保两滚筒7、8转动时物料能顺利通过。箱体14下部设有一个出料口,由滚筒制成的成品下到出料口,再下到成品输送装置6。
如图2、图3所示,原料输送装置由原料输送机15、原料输送口13组成。原料通过原料输送口13进入后,通过原料输送机15上的输送带将原料送入下料口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文龙,未经魏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角度的折叠床椅
- 下一篇:腰椎康复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