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把强效防雨伞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911.7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6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周惠欣;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 |
主分类号: | A45B7/00 | 分类号: | A45B7/0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44辽宁省鞍山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效 雨伞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把强效防雨伞,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对弯把强效防雨伞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3年2月26日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高伟群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537261Y,中国专利号(ZL)为:02216402.2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随身携带式旅行伞》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伞具可折叠,方便携带放置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防滑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把强效防雨伞。以解决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防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主要由伞筋、伞头、伞面、伞杆、轴承、连接杆、轴、手柄、防滑膜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伞面的整体固定罩在伞筋的外表面,伞筋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伞头的内部,结合成伞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遮阳蔽雨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伞杆的下端用轴、轴承连接在连接杆的端头,连接杆的下端用轴、轴承连接在手柄的上端,结合成曲线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的作用。手柄的外表面嵌套在防滑膜的内部,结合成弧形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防滑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为实现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防滑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防滑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相比有二处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伞杆的下端用轴、轴承连接在连接杆的端头,连接杆的下端用轴、轴承连接在手柄的上端,结合成曲线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手柄的外表面嵌套在防滑膜的内部,结合成弧形形状的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防滑的技术问题。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
1伞筋 2伞头 3伞面 4伞杆 5轴承
6连接杆 7轴 8手柄 9防滑膜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为实现解决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防滑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主要由伞筋1、伞头2、伞面3、伞杆4、轴承5、连接杆6、轴7、手柄8、防滑膜9构成。它的主要零件伞筋1、伞头2、伞面3、轴承5、轴7、防滑膜9由市场选用。它的伞杆4是圆柱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它的连接杆6是圆柱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它的手柄8是弧形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伞面3的整体固定罩在伞筋1的外表面,伞筋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伞头2的内部,结合成伞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遮阳蔽雨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弯把强效防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伞杆4的下端用轴7、轴承5连接在连接杆6的端头,连接杆6的下端用轴7、轴承5连接在手柄8的上端,结合成曲线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伞柄可弯曲使防雨面积大的作用。手柄8的外表面嵌套在防滑膜9的内部,结合成弧形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防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未经王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