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制造机放线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834.5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联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祺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3/00 | 分类号: | B21F2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制造 放线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制造机,尤指一种结构精简,配置轻巧又不占空间,可快速放线又可精密闭模夹线,而能有效提高生产速度的弹簧制造机放线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弹簧的特点是外力去除后能立即恢复原状,可用来充当减震、夹紧、测力、储能等,其用途十分广泛,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物品中随处可见,大到重机械的支座、汽车底盘、飞机的起落架等,小到度量工具、笔尖弹簧、及钟表发条等通通都用到,弹簧的种类很多,有螺旋弹簧、碟形弹簧、平面涡卷弹簧、板弹簧及片弹簧等。常见的螺旋弹簧又有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及扭力弹簧等等,弹簧的使用寿命通常得视使用频率、使用场合、热处理制程、及弹簧本身设计而有所差异,但,无论种类为何,其基本上都必需具有高韧性、高疲劳限度、高抗拉强度以及受冲击不易变形的特点,方能承受负荷的力道,减少金属疲劳发生以确保使用寿命。
弹簧的好坏于其价格差异颇大,传统的弹簧因为精密度不高,故造价也相对低廉,但随科技发达如硬盘、手机外壳、人工心脏、微型机器人等各式精密产品,其内部所用的弹簧均为高精密,有些甚至不到80微米,乍看就像一根头发,必需放到显微镜下才可以分辨出来,像这种高精密弹簧就必需使用特殊微电脑弹簧自动制造机方能达成,其系采集合式的刀具组合,配合线材回旋及通心轴回转,让操作者可轻松输入程序,而能多任务一次成型制出所要的高精密弹簧,因为制造技术较高故其每颗弹簧单价均十分昂贵。
一部好的弹簧生产设备,除了要能依照生产需求执行精密的加工角度,还要有方便进料换料的夹线设备,已知的弹簧自动制造机,其夹放线机构设计都过于复杂,是由数连杆借着杠杆连动方式来达成,不但组成的组件多,配置复杂,且体积大又重,组装十分占位,而且也会使制造机在加工时,模座旋转换向速度因载重而变慢,严重影响到生产速度,而且在换料或故障维修时,其放线夹紧后都得另行校正操作十分麻烦,为其主要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配置轻巧又不占空间,可快速放线又可精密闭模夹线,而能有效提高生产速度的弹簧制造机放线改良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簧制造机放线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前座及一旋块,还包括一释放机构,该前座前方突设有一弹性顶杆,而后方设有一固定轴杆;该旋块串套在前座的轴杆上,该释放机构由相对设于旋块与前座上的两爪片圈所构成,该两爪片圈的爪片呈间隔交错对置,爪片的最高点呈平台状,而两侧则设有可高低导走的倾斜边。
藉此,组装在工作机台上,可转动旋块使释放机构的两边爪片呈凹凸互对或凸部互对,达到快速控制放线或夹线,并以前座弹性顶杆对应于夹线模座加压,来紧密靠顶模座的间隙,该结构精简,配置轻巧又不占空间,即可快速放线又可精密闭模夹线,并能有效提高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爪片最佳角度的示意图。
图4b是爪片圈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前座 12开孔
13开孔 135内螺纹
14剖沟 15轴杆
2旋块 21孔
25凸柱 3释放机构
31爪片圈 32爪片圈
34间隙 35爪片
36最高点 37倾斜边
4后盖 43前片
435螺纹 5顶杆
51抵环 52弹片
6罩壳 61孔
9机台 95模座
96可动式轴承 97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弹簧制造机放线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前座,其前方突设有一弹性预杆,而后方设有一固定轴杆;一旋块,串套在前座的轴杆上,以及;一释放机构,由相对设于旋块与前座上的两爪片圈所构成,其两边的爪片呈间隔交错对置,爪片的最高点呈平台状,而两侧则设有可高低导走的倾斜边;藉此,组装在工作机台上,可转动旋块使释放机构的两边爪片呈凹凸互对或凸部互对,达到快速控制放线或夹线,并以前座弹性顶杆对应于夹线模座加压,来紧密靠顶模座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祺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伟祺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体泵的压力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