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夹器之液压油填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794.4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1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温芫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芫鋐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刹车 液压油 填充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刹车夹器之液压油填充结构,尤指一种方便使用者填充液压油于刹车夹器内部的填充结构,属于自行车配件。
(二)背景技术:
习知自行车刹车夹器之刹车液压油的填充方式,是先将刹车夹器之储油部上的螺丝旋松,之后再利用液压油罐将液压油灌入,待液压油填充适当高度之后,再将储油部上的螺丝旋紧;
虽然该等结构可以进行刹车夹器之刹车液压油的填充,但是,由于习知之填充方式,仍需旋动螺丝,不仅作业上极为麻烦、不便,且整体之充填效率亦很低。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刹车夹器之液压油填充结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充方式简单方便,且可快速填充液压油的自行车刹车夹器之液压油填充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刹车夹器之液压油填充结构,该填充结构系由一套管件、一弹性组件、一抵顶件及一螺锁件所组成;
该套管件的一端具有一得以供该弹性组件及该抵顶件的容置空间,且该套管件相对于该容置空间的一端具有一延伸管,该延伸管内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流道,且该延伸管连接一第一导管,该第一导管的自由端连接于液压油源;
该螺锁件相对于该套管件的容置空间一端设有一凹槽部,该凹槽部是供该弹性组件的一端容置,且该螺锁件相对于该凹槽部的一端具有一延伸管,该延伸管内具有一与该凹槽部连通的流道,且该延伸管连接一第二导管,该第二导管的自由端连接于刹车夹器,而该螺锁件是利用该凹槽部之一端固设于该套管件的容置空间内,使该弹性组件在常态下,藉由它的弹性力,将该抵顶件抵顶于该套管件的流道口。
其中,该套管件的延伸管外周缘设有若干倒勾部。
其中,该套管件的容置空间内缘设有一内螺纹部,且该螺锁件的外周缘设有一外螺纹部,利用该螺锁件的外螺纹部螺设于该套管件的内螺纹部。
其中,该螺锁件的延伸管外周缘设有若干倒勾部。
其中,该弹性组件是一弹簧。
其中,该抵顶件是一钢珠。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刹车夹器之液压油填充结构,其优点及功效在于:该填充结构的填充方式简单方便且快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组装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补充刹车油时之剖面示意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0填充结构
11套管件 111容置空间
112延伸管 113流道
114倒勾部 115内螺纹部
12弹性组件 13抵顶件
14螺锁件 141凹槽部
142延伸管 143流道
144外螺蚊部 145倒勾部
20第一导管
30第二导管
40刹车夹器
(五)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刹车夹器之液压油填充结构,该填充结构10是由一套管件11、一弹性组件12、一抵顶件13及一螺锁件14所组成(如图1所示);
该套管件11的一端具有一得以供该弹性组件12及该抵顶件13的容置空间111,且该套管件11相对于该容置空间111的一端具有一延伸管112,该延伸管112内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111连通之流道113,且该延伸管112连接一第一导管20,该第一导管20的自由端连接于液压油源(图中未示);
该螺锁件14相对于该套管件11的容置空间111一端设有一凹槽部141,该凹槽部141是供该弹性组件12的一端容置,且该螺锁件14相对于该凹槽部141的一端具有一延伸管142,该延伸管142内具有一与该凹槽部141连通的流道143,且该延伸管142连接一第二导管30,该第二导管30之自由端连接于刹车夹器40,而该螺锁件14是利用该凹槽部141的一端固设于该套管件11的容置空间111内,使该弹性组件12常态下,藉由它的弹性力,将该抵顶件13抵顶于该套管件11之流道113口。
其中,该套管件11的延伸管112外周缘设有若干倒勾部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芫鋐,未经温芫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角度可定位的升降机构
- 下一篇:新型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