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型户外电缆终端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5655.1 | 申请日: | 2007-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郭卫华;车念坚;赵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德源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02 | 分类号: | H02G15/02;H02G15/22;H01B17/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102200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户外 电缆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作为一种交联电缆与高压母线进行连接作用的预制型电缆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66kV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外终端,国内外流行的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应力锥油浸终端;一种是有机复合绝缘干式终端。其中应力锥油浸终端又分为:欧美式结构和日式结构。
欧美式结构应用橡胶应力锥直接套在电缆绝缘上,依靠应力锥的本体弹性保持其和电缆绝缘界面间的应力,从而保证绝缘强度。应力锥外面依靠瓷套管作为外绝缘,在套管和应力锥之间填充绝缘油。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该种结构是可靠的,现场的安装工艺容易达到,能保证产品质量。这种结构简单,但是存在令人关心的技术问题:合成橡胶应力锥与浸渍油的相容性。
和欧美式结构一样,日式结构也是将橡胶预制应力锥机械扩张后套在电缆的绝缘上。其结构特点是在应力锥的底部增加一套应力锥压紧装置,以保持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界面上的压紧力恒定,以应对在高电场和热场作用下,橡胶应力锥老化后可能引起界面压力的变化(松驰)。从设计上看在应力锥上增加压紧装置的结构更周全,但结构复杂,对制造和现场安装的要求高,现场安装所需的时间也增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型户外电缆终端。在电缆终端的应力锥外表面加了一层不溶于硅油的绝缘自粘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型户外电缆终端,包括接线端子,套于电缆本体绝缘上的应力锥以及接地组件,还包括一绝缘密封外套,所述应力锥位于绝缘密封外套内并形成一密闭的内腔,在所述内腔中填充有绝缘油,在所述应力锥与所述绝缘油相接触的外表面包绕有一层绝缘自粘带,使绝缘油与应力锥隔离。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密封外套包括瓷套管,上压盘,下压盘,所述上压盘,下压盘与瓷套管相互连接组成具有密闭内腔的绝缘密封外套;
所述瓷套管也可采用复合硅橡胶套管;
所述接地组件包括尾管,电缆铝护套,所述尾管和电缆铝护套相连接接地;
预制型电缆终端还包括支柱绝缘子,所述支柱绝缘子将电缆终端固定于支撑物上;
所述接线端子与电缆导芯采用压接的方式连接起来以传导电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1)精确的应力锥曲线设计和设计裕度的提高,使本实用新型电缆终端的性能更为可靠。(2)在应力锥与硅油相接触的表面包绕有一层绝缘自粘带,使得应力锥表面与硅油隔离,避免应力锥与浸渍油的相容性。(3)外绝缘可选配复合绝缘外套,降低事故给人员和设备造成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式电缆终端的整体结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式电缆终端应力锥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型户外电缆终端,包括接线端子1,套于电缆的本体绝缘5上的应力锥7以及接地组件,还包括一绝缘密封外套,应力锥7位于绝缘密封外套内并形成一密闭的内腔,在内腔中填充有绝缘油6,在应力锥7与绝缘油6接触的外表面包绕了一层绝缘自粘带8,使绝缘油与应力锥7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电缆包括与接线端子1相连接的电缆导芯3和电缆本体绝缘5。电缆导芯3与接线端子1相连接后一同位于绝缘密封外套内并形成一密闭的内腔。
绝缘油6为硅油,在应力锥7与绝缘油6接触的外表面包绕有一层绝缘自粘带8,起到的作用是使硅油与应力锥分离不接触,因此大大提高了应力锥7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接线端子1与电缆导芯3采用压接的方式连接起来以传导电能。绝缘密封外套包括瓷套管4,上压盘2,下压盘9,上压盘2,下压盘9与瓷套管4相互连接组成具有密闭内腔的绝缘密封外套。在这个内腔里填充硅油6使内绝缘和外绝缘完成过渡配合。当然,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的瓷套管4也可采用复合硅橡胶套管。
接地组件包括尾管11,电缆铝护套12,尾管11和电缆铝护套12相连接接地。
此外,预制型电缆终端还包括支柱绝缘子10,支柱绝缘子10起到得作用是将电缆终端固定于支撑物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电缆终端的应力锥7,是由绝缘部分和导电部分组成的,应力锥7的绝缘部分设计为透明,也使安装更为方便。在导电部分上的是应力锥曲线13,其结构尺寸是经过计算机仿真终端电场计算后确定的,使应力锥曲线13的精确设计和设计裕度得到提高。,使本实用新型电缆终端的性能更为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德源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德源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与盒体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