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型窗帘工艺饰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496.5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龙 |
主分类号: | A47H3/00 | 分类号: | A47H3/00;A47H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窗帘 工艺 饰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饰品,尤其是一种内置有磁铁的可供附型的窗帘挂钩及帘扣饰品。
【背景技术】
通常一幅完整普通的窗帘,是由帘杆、帘布以及窗帘饰品构成。在采用帘杆和帘布的常规搭配时总会略显单调,这样窗帘饰品对于整幅窗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市场上目前常用的窗帘饰品有流苏、挂钩、帘扣和帘幔等。
市场上常见挂沟主要有陶瓷挂钩、铁艺挂钩、塑料挂钩。陶瓷及铁艺挂钩都需要打孔安装,不但安装复杂,拆卸不方便,而且外观不美观。塑料挂钩大都采用再生料,表面暗淡毛糙,用不了多久就会老化、断裂,使用寿命短。
用于束夹帘布时现在市场上常使流苏,但是其编织工艺繁复而且色调范围不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装修时都偏好简约现代的风格,因此设计时常把花边、帘幔、流苏等免去,而更注重挂钩、帘扣等细节装饰品的新意与内涵,注重其整体造型及设计风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附型窗帘工艺饰品,能够简化结构,拆卸方便,使整个窗帘具有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吸附型窗帘工艺饰品,包括挂链和两个金属扣,所述挂链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金属扣,所述金属扣内或金属扣上设置有磁铁。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设置在金属扣的搭机处。
作为优选,所述挂链为金属链。
作为优选,所述挂链为真丝绑带。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扣为圆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或者矩型或者棱形或者碟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两端金属扣内均设置磁铁,利用磁铁异极相吸的特性,制作出可吸附的挂钩及帘扣。挂钩可直接挂于罗马帘杆,帘扣可随意束卷帘布任意部分。不但产品本身结构简单,而且不需要安装,使用方便,拆卸方便,且金属扣的造型设计多样、美观,色调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用于窗帘能够使整个窗帘具有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具有较高的社会及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的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扣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扣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扣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扣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扣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扣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挂钩使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帘扣使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吸附型窗帘工艺饰品,包括挂链1和两个金属扣2,所述挂链1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金属扣2,所述金属扣2内或金属扣2上设置有磁铁3。所述磁铁3设置在金属扣2的搭机处。所述的搭机可以是固定螺丝钉,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其它可以使磁铁3固定在金属扣2中的装置。挂链1可以采用金属链或者真丝绑带。根据帘布材质的不同可选择承压大小不同的帘扣,结合个人喜好选择金属扣的造型及颜色,可采用自然原色、透明色,金属抛光以及金属光泽等着色放式,色调范围广,选择性灵活。从金属扣2的搭机两端各内置一相同大小且切截面光滑平整的磁铁3,切截面光滑能增强吻合性能。因磁铁异极相吸性,将搭机端端接触即能吸附,拆卸方便,使用简单。
如图8所示,作为挂钩使用时,将挂链1绕过罗马帘杆,两端金属扣2夹住帘布上端,操作简单,使用及抄写很方便。
如图9所示,作为帘扣使用时,挂链1可直接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将帘布任意束卷。
金属扣实施例一:
金属扣2的整体形状为圆形,圆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形状,可适用于各种装修风格的房间。
金属扣实施例二:
金属扣2的整体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形作为挂钩或帘扣较新颖,易引人注目。
金属扣实施例三:
金属扣2的整体形状为正方形,正方形外形庄重、简单。
金属扣实施例四:
金属扣2的整体形状为矩型,矩型外形庄重、简单。
金属扣实施例五:
金属扣2的整体形状为棱形,棱形的立体效果好。
金属扣实施例六:
金属扣2的整体形状为碟型,碟型外观漂亮,给人温馨的感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龙,未经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器安瓶
- 下一篇:防止针头感染的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