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309.3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娄爱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爱娟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C0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二氧化硫 吸收 净化 | ||
1. 一种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包括三个组件:脱氨区(106)组件、脱硫区(108)组件和氧化结晶区(1010)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区(106)组件位于所述脱硫区(108)组件的上方,所述脱硫区(108)组件位于所述氧化结晶区(1010)组件的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
脱氨区位于脱氨吸收液分布器和脱硫吸收液分布器之间;
脱硫区位于脱硫吸收液分布器和溢流出口之间;
氧化结晶区位于溢流出口和塔底板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硫吸收塔还包括:
设置在塔顶的净化废气出口(102);
设置在冲洗水分布器(104)下方的与脱氨循环吸收液进口相连接的脱氨循环吸收液分布器(105);
设置在脱氨区(106)下方的与脱硫循环吸收液进口相连接的脱硫循环吸收液分布器(107);
设置在废气入口(1013)下方的氧化结晶区(1010);
设置在氧化结晶区(1010)空气分布器(1011)下方塔体(101)上的硫铵料浆出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硫吸收塔还包括:
设置在塔体(101)内上部的气、液分离构件(103);
设置在气、液分离构件(103)中的与水进口相连接的冲洗水分布器(104);
设置在氧化结晶区(1010)塔体(101)上的母液回流入口;
设置在氧化结晶区(1010)空气分布器(1011)下方塔体(101)上的循环吸收液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硫吸收塔还包括:
设置在脱硫区(108)的矩形或近似矩形的废气入口(1013);
设置在氧化结晶区(1010)的与空气入口相连接的空气分布器(1011);
设置在氧化结晶区(1010)的空气分布器(1011)上部或下部的搅拌器(1012);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区高度H1为1~10m,更好地在2~6m之间,废气通过脱氨区的空塔速度在1~5m/s之间,最好在2.0~3.5m/s之间,据此确定脱氨区的直径,所述脱硫区的高度为5~20m,更好在8~15m之间,其直径与脱氨区相同,所述氧化结晶区的高度在5~20m之间,最好在8~15m之间,其直径是脱氨区直径的1~2倍。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吸收液分布器、脱硫吸收液分布器各自包括一根总管,以及与总管相连的若干根支管,和与支管相连接的喷嘴,喷嘴为螺旋喷嘴,螺旋的旋转匝数为2~5匝,螺旋喷嘴的喷口内径在20~100mm之间,喷嘴个数的分布密度以对应区域的横截面积为基础为1.0~3.0个喷嘴/m2。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构件(103)在脱氨吸收液分布器上方,所述气、液分离构件的增强塑料薄板厚度在1.0~4.0mm之间;波纹的高度为50~500mm;波纹的单个波的宽度为50~500mm,相邻两片波纹板片的间距为20~50mm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入口为矩形口,矩形口的高度比长度的值为0.2~0.8。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脱氨区内和脱硫区内的强化气、液接触效率,防止废气短路的挡圈,所述挡圈与塔壁的角度在10~80度之间,挡圈的长度在0.1~3.0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爱娟,未经娄爱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3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埋防渗漏PVC排水套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递单的保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