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248.0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野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使本体更为精简化,且节省空间的滤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于饮用水的选择及处理方式亦有所不同,早期饮水方式一般为饮用河水或井水等,但由于河水及井水容易受污染或杂质过多,因此饮用起来会有苦味或怪味,甚至水中存在有害细菌而造成疾病的发生,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更为纯净及安全的用水,其中以山泉水及雨水受外界的污染较少,但此种饮用水并非随处可得或受季节性影响而使其供给量甚为有限,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对于用水的处理方式,其中以煮沸法最为便利与安全,其利用高温将水中有害物质去除并将有害细菌杀死,因而提供适合人体饮用的水质,但到了近代,人们对于水质要求更为严格,尤其工业发展快速造成各种重金属或化学污染破坏水质,若不能将水质做适当的处理,则人体饮用后容易在体内慢性累积毒素而造成疾病,因此有业者设计出可过滤水质的净水设备。
现有的净水设备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60350号,『逆渗透滤心结构改良』专利,其是一种逆渗透滤心结构改良,主要包含:一盖体、一封闭件、一滤心筒及一隔板,其中盖体相对两侧设有一进水孔及一出水孔,底端面凹设一旋合槽,旋合槽的槽底面中央部位凹设一与进、出水孔相通的套合槽,另,旋合槽周缘壁下端相对两侧各设置一具迫抵斜面的嵌卡凸块,封闭件设有一上小下大的两阶梯状套合段,该套合段大径阶梯端面设置若干弧状进水流道,小径阶梯端面设置一出水流道与一出水管相通,其特征在于:封闭件与滤心筒开口端套合熔接,另封闭件的两阶梯状套合段大径阶外缘相对两侧各设置一嵌卡凸块,而可于封闭件与盖体结合时,该两嵌卡凸块与盖体的两嵌卡凸块旋合嵌卡固定。
然而,上述现有的净水设备虽具有过滤水质的功效,但净水设备最需担心的是受污染的问题,由于其具有进水孔及出水孔,而进水孔及出水孔须与其它管路相接以输送水流,因而其相接处即为最容易受污染之处,尤其当修理或清除管路内的杂物时,需将管路与进水孔或出水孔分开,此时空气内的有害细菌容易趁隙侵入管路内,并在管路内孳生,进而污染整个滤芯使其净水功能大打折扣,又一般滤芯均会外接管路至具有滤材的收纳处,而能够提高过滤效果,但也因此造成管路接合处数量增多,细菌侵入机会大为增加,且其管路数量较多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困难,若受外力影响则管路易于脱落,且相当占空间,因此其实用差,有必要加以研发如何减少管路数量及节省空间的滤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滤芯结构,其使本体更为精简化,且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主要包括一滤芯外壳、一滤材收纳部、数层滤棉、一分水装置以及一出水装置,其中:该滤芯外壳内具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供出水装置置入,滤芯外壳底端是供该滤材收纳部装设,且滤芯外壳上端是供该分水装置组装;该分水装置包括一透水座及一顶盖,该透水座上具一出水头,该顶盖上是具一分水头,该顶盖是设置于透水座上,并使该出水头位于分水头内;该出水装置包括一承座,该承座一面是往外延伸设置一出水部,该出水部是与出水头连接,且承座至透水座之间是供该数层的滤棉填充;分水头供水流流入,经出水头外侧往透水座流动,并经滤棉流至承座,再通过滤材收纳部进入出水部,水流由出水部流往出水头,再经分水头流出;该分水装置及出水装置是具将出入流整合为单一通道的效果,而使本体构造更为精简及节省空间。
前述的滤芯结构,其中滤材收纳部内是填充有乳酸钙。
前述的滤芯结构,其中滤芯外壳底端是设有一底盖,借该底盖将滤材收纳部限位于滤芯外壳内,且取下底盖后可将滤材收纳部取出。
当本体在使用时,分水头可供水流流入,水流经由出水头外侧往透水座流动,由于透水座的上下滤层具透水性,因此水流可经透水座流往滤棉处,水流经滤棉向下流往承座处,该承座上面亦具有滤层且其底端略为内凹而产生供水流流通的空间,因此水流可经滤层流至承座的底端,又由于承座出水部底端可供该滤材收纳部置入,因而水流可再由承座底端流至滤材收纳部,并经其过滤后由出水通道流往透水座的出水头,因而使本体形成以分水头为单一通道处理出入流的状态,使本体更为精简化及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使本体更为精简化,且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滤芯结构各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滤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野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日野国际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双循环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