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白酒勾兑过程中使用的搅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187.8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2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文;陈天金;程中平;李君江;李迎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0 | 分类号: | C12G3/00;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培英 |
地址: | 44300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酒 勾兑 过程 使用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白酒勾兑过程中对需要混合的液体进行搅拌的装置。
背景技术
白酒勾兑是将基酒、调味酒与软水相混合的过程。白酒勾兑装置可以分为手工勾兑法和自动勾兑法,不管那种勾兑装置,搅拌是必不可少的工序步骤。
在一些采用传统作坊式生产的小酒厂中,还保持传统的手工勾兑方式,即将原料注入酒坛中,由人工手持棍棒进行搅拌,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搅拌效果不稳定。
在产量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酒厂中,已普遍采用自动勾兑法,即应用机械装置对大容量勾兑罐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其机械搅拌方式一种是用电机带动减速机,并通过减速机控制搅拌轮或搅拌叶片对勾兑罐内的各种酒液、软水进行组合搅拌;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泵和管道,抽取勾兑罐底部的液体输送到勾兑罐顶部,使勾兑罐内液体实现翻腾混合。这两种机械搅拌方式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都存在勾兑时间长、成功率低、电能消耗大的问题。通常,勾兑一次成功率只有80%左右,勾兑一批600吨白酒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另外,机械搅拌装置时常发生的漏油现象也造成对酒液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白酒勾兑过程中对需要混合的液体进行搅拌的装置,这种装置应当搅拌效果好,又避免对酒液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白酒勾兑过程中对需要混合的液体进行搅拌的装置,包括气源、气体管道、控制阀和气体释出装置。当采用洁净高压空气作为气体搅拌介质时,气源为依次串联的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和空气干燥净化器;当采用其它气体介质时,气源可采用高压储气罐。气体管道连接于气源和白酒勾兑罐之间,控制阀安装于气体管道上,控制气流的开关和流量。气体管道从勾兑罐的罐底或侧壁进入罐内,与气体释出装置连接。气体释出装置为带有出气孔的管道,设置于勾兑罐底部。
构成气体释出装置的管道可为单管走行布局,也可是分支走行布局。布局形状可以是盘旋形、环形、套环形、树枝形、平行线形等各种有利于气体在罐底均匀释出,有利于推动罐内液体形成漩涡的形状和布局。气体释放孔在气体释出装置的布局可以是均匀布置,也可以是非均匀布置。气体释放孔可以设置在气体释出装置管体的背面,也可以设置在管体的腹面或侧面。出气孔口径的大小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本实用新型气体搅拌装置适合于装置在单个勾兑罐实施搅拌,也适合于使用一个气源,同时装置在多个勾兑罐实施搅拌。当设置有多个勾兑罐时,可设置多条分支气体管道连接气源与每个勾兑罐,除在主气体管道上设总气体控制阀外,在通往每个勾兑罐的支气体管道上均设分气体控制阀。
作为优化,气体管道在勾兑罐罐体之外成上下倒U形走行,倒U形的顶高于勾兑罐满容时液体的液平面。如此结构,在气体管道内气压较低时,如果发生勾兑罐内酒液的倒流,酒液也只能进入倒U形管的末端一条腿,而不会向更远处倒流。
作为优化,控制气体流通的总控制阀和分控制阀选用电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通过控制电路和通讯模块连接计算机,实现气体搅拌的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应用于白酒勾兑过程中,是靠气体的流动推动液体滚动、翻腾,实现液体的混合。其搅拌效率高,效果好,可以提高勾兑质量,而且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装备有本实用新型气体搅拌装置的白酒勾兑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部件或部位为,1-白酒勾兑罐罐体;2-罐体顶部;3-呼吸阀;4-气体输入管;5-气体释出装置;6-气体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勾兑罐的罐体1顶部2为穹顶形,在顶部2中央设置呼吸阀3。
设置高压气体源。当采用洁净高压空气作为气体搅拌介质时,气源为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和空气干燥净化器;当采用其他人工制备的气体作气体搅拌介质时,气源设备宜采用高压储气罐。
从气体源引出气体管道4并设置气体控制阀6,通往勾兑罐1。当一个气源向多个勾兑罐供气时,在主气体管道上设有总控制阀,在每个勾兑罐外的支气体管道上分别设分控制阀6。气体管道4在进入勾兑罐1之前呈上下倒U形弯折,倒U形的顶高于勾兑罐满容时液体的液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棒加热炉预热装置
- 下一篇:电动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