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井筒内化学药剂储存缓慢释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5120.4 | 申请日: | 2007-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魏志高;李振刚;侯海全;孙立柱;何海峰;孙秀华;彭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 主分类号: | E21B41/02 | 分类号: | E21B41/02;E21B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召道;于振强 |
| 地址: | 25723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筒 化学 药剂 储存 缓慢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剂存储释放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油井井筒内化学药剂储存缓慢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采油通道的钢管内壁常发生腐蚀、结蜡和结垢现象,因此就需要向井筒内投放和储存一定量用于预防腐蚀、结蜡和结垢的化学药剂。由于目前液体化学药剂在井内很难储存,有效期很短,因此一般使用固体化学药剂投放和储存于井下。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仅将固体化学药剂直接投放和储存于井下,等待其自然溶解,来进行预防钢管腐蚀、结蜡和结垢,这样的技术方案不利于人们的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药剂的投放不易控制并且效果不好,从而提供一种装置用来投放化学药剂,利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达到一种比较好的防腐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井井筒内化学药剂储存缓慢释放装置,该装置设有装药管,装药管内部装有化学药剂,装药管一端还设有泄药短节,该装置还设有孔道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油管接箍,所述孔道设于泄药短节上。
装药管内装有的化学药剂优选为固体状态,最好为粉末状或颗粒状。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油管接箍上设有死堵短节,泄药短节上还设有丝堵接头;油管接箍、死堵短节和装药管之间以及装药管、泄药短节和丝堵接头之间连接方式为丝扣连接。
该装置上设有孔道,以利于原油流入及流出,来溶解和释放药剂,同时化学药剂的释放速度也可以通过孔道的大小来调节,因此能够达到较好的防腐效果。采用上述装置进行作业时,装药管设有固定装置,可以实现装药管与油管连接。在抽油杆上下活动时,石油从四周渗出,进入油管,本实用新型装置处于最下面,被石油浸泡。石油的流动促使该实用新型中的药剂被缓慢溶解从孔道流出,与石油中的导致腐蚀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达到防治效果。使用该装置,可以使该化学药剂的释放时间和释放量比较合理,明显降低油井井筒腐蚀程度,增加药剂储存和使用时间,大大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作业费用,油管和抽油杆的腐蚀同时得到缓解,也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丝堵接头和油管接箍可以将该装置的上下端完全封闭,不致于泄露化学药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油管接箍,2.死堵短节,3.装药管,4.化学药剂,5.泄药短节,6.丝堵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油井井筒内化学药剂储存缓慢释放装置中,油管接箍(1)、死堵短节(2)、装药管(3)、泄药短节(5)和丝堵接头(6)顺序连接在一起,油管接箍(1)、死堵短节(2)和装药管(3)之间以及装药管(3)、泄药短节(5)和丝堵接头(6)之间连接方式为丝扣连接。装药管(3)内装有化学药剂(4)。油管接箍(1)与油管连接,其上接抽油泵和泵上油管,然后最上面是抽油杆,再以上部分为现有技术中的采油装置,从而构成整体的采油机。
作业时,将丝堵接头(6)、泄药短节(5)、装药管(3)依次由下而上丝扣连接在一起,用通井机下入井内,然后向装药管(3)内倒入选定的粉状或粒状用于预防腐蚀(结垢或结蜡)的化学药剂(4),然后连上死堵短节(2)和油管接箍(1),再将完井生产管柱的尾部油管、抽油泵和泵上油管下到设计深度,最后下入抽油杆。油井开抽后,装药管(3)内的化学药剂(4)在尾部被油流溶解并由泄药短节(5)设有的孔道流出进入油流中,与导致腐蚀(结垢或结蜡)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被化学药剂(4)处理后的油流的腐蚀(结垢或结蜡)程度降低,因此达到防治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采油机来进行采油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未经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智能餐牌
- 下一篇:具有备用电源的电动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