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55113.4 | 申请日: | 200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轴 漏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漏油轴盖,尤指一种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
背景技术
按我们使用两对象间为相对角度的掀合场合多有所见,以生活周遭最常见的门板而言,即为一例,而此种需具掀合,亦即由掀开或盖合而为可操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的物品,亦不乏其例,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及便携式影音播放装置…等,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电子产品。
这种可调整相对角度的装置,通常经由铰链所组成,当用于前述可携式计算机的场合,则我们习称这种装置为转轴或枢钮器,不论是转轴或枢钮器,均是为扭力或摩擦力原理的利用,基本上,是在两对象上,分别设有可互为干涉的干涉组件(engagementassembly),例如摩擦构件或凸轮构件,再由其间的相互干涉而为掀合的定位。
然就掀合物品的操作言,在掀合的过程中,尤其是由静摩擦转变成动摩擦的瞬间,常因干涉组件间的润滑不足,而导致顿点的情况发生,此举,除令操作者感到不快,且降低该等干涉组件的使用寿命。一般而言,转轴结构中干涉组件的润滑系统,大抵是在该等干涉组件,诸如摩擦片或轴杆上开具多数个储油孔或螺旋形储油槽,以便于该等孔洞或沟槽容置润滑油。然此种润滑系统虽能提供润滑效果,却无法防止径向摩擦式转轴(串接式转轴)在反复旋转操作下,往往使得润滑油因滴落而流失,进而产生干涩现象,此举,常导致摩擦构件及/或干涉组件的过度磨耗,诚为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有鉴于此,本创作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转轴设计及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希冀改善前揭径向摩擦式转轴的摩擦构件及/或干涉组件无法阻止润滑油外漏的诸多缺点,期能赋予转轴的摩擦构件及/或干涉组件经由一轴套的包覆,从而提供由以避免润滑油的泄漏,并增加该等摩擦构件及/或干涉组件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消除异音,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其可以避免润滑油的泄漏,并增加该等摩擦构件及/或干涉组件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消除异音的优点。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其特征在于,其是为一包覆体,其两侧具有一对弹性伸缩的夹翼,该夹翼夹持并包覆于该转轴会漏油的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其中该轴盖由金属片冲压及弯折而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其中该轴盖由塑料射出而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其中该包覆体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其中该对夹翼表面纵向开设一对卡扣于转轴而固定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轴的防漏油轴盖,其可以避免润滑油的泄漏,并增加该等摩擦构件及/或干涉组件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消除异音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盖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盖用于转轴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盖用于转轴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盖接装于转轴的立体图;
图6a及图6b为本实用新型轴盖与转轴组立后的前、侧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油轴盖1是为一圆弧形的包覆体11,其两侧具有一对渐缩的夹翼12,使该轴盖1具有伸缩的弹性,以便可夹持并包覆转轴的摩擦构件及/或干涉组件。因此,该轴盖1可由金属片冲压及弯折而成型,唯不以此为限,其亦可以塑料射出成型为之。尤其是,为避免该轴盖接装于转轴所可能造成的轴向滑动,是以于该对夹翼12表面纵向开设一对卡槽13,以便卡扣于一固定组件,例如支架3的架面31。
请参阅图2及图3,该转轴是由一枢轴2,一支架3,一干涉组件4,至少一弹性体5,及一端封件6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枢轴2为一杆体,其轴向具有一轴杆2
1及一衔接部22所构成,该轴杆21是穿越后叙的支架3、干涉组件4、至少一弹性体5,使其自由端的结合段211,其是与端封件6相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提灯
- 下一篇:燃煤炉烟气净化及热量利用采暖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