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泳镜之鼻扣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013.1 | 申请日: | 200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33/00 | 分类号: | A63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泳镜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案泳(蛙)镜鼻扣组合,系指使用在两镜罩及中央鼻带扣间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不论是在海边嬉水浮潜,或在泳池里竞技游泳,泳(蛙)镜都是必备的工具,除了深海的全罩式蛙镜之外,大多数的泳者均是使用类似“眼镜形”的泳(蛙)镜,而本案也是针对此种泳(蛙)镜作细部的改良。
请参看图4所示,为一种泳(蛙)镜的镜罩(50)结构,该镜罩(50)为透明的罩体,在其外侧设有头带扣,而内侧则凸设有一定厚度的弯折部(51),该弯折部(51)应被穿设有贯孔(52);鼻带扣(60)两端系以埋入射包方式填注于该弯折部(51)的贯孔(52)内而形成柱状料(61),并由此将鼻带扣(60)两侧的镜罩(50)相连接;但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其缺点在于:
1.该常用的泳(蛙)镜将鼻带扣两端是以埋入射包软料的方式于该弯折部的贯孔内而形成柱状料时,容易同时注入空气,故该柱状料常有强度不足之缺点,较容易断裂。
2.继上所述,上述常用的模具制作方式较为复杂,制造该类泳(蛙)镜的模具成本较高,是其另一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达到更佳的紧度及防水效果的泳镜之鼻扣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泳镜之鼻扣组合结构,主要设有两镜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罩于外侧设有头带扣,可与头带相穿扣而联接;所述的镜罩于内侧设有一突出的嵌接部,所述的嵌接部是由一前凸翼及后凸翼以相迭的方式形成阶梯状,同时在该外侧的中央即形成有凹阶槽;鼻带扣为一长形体,而且与镜罩是以嵌入式射模接合,使鼻带扣的两端部将镜罩的嵌接部塑接包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为:所述的最突出的前凸翼系略向外形成略为弯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为:所述的鼻带扣在相对于前凸翼处,设有一厚度较大的突起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为:所述的前凸翼及后凸翼可由一长条体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以镜罩的嵌接部插入塑料制的鼻带扣两端,系以嵌入式射模(inser t mold)而接合,其强度较佳,且无接缝而不渗水;由于嵌接部系由一前凸翼及后凸翼以相迭的方式形成阶梯状,同时在该外侧的中央即形成有凹阶槽,该凹阶槽可供鼻带扣的软料相嵌接,故不易被拔抽而脱出;另外最突出的前凸翼系略向外形成略为弯弧状,除了可以达到勾固鼻带扣的料厚,也可增加强度;鼻带扣在相对于前凸翼处,其厚度较大而形成有一突起部,使鼻带扣的两端部具有较佳的强度,防止鼻带扣脱离或刺破,故寿命更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侧镜罩立体结构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侧镜罩侧视图。
图4系常用的镜罩结构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镜罩 11头带扣
12嵌接部 121前凸翼
122后凸翼 123凹阶槽
20鼻带扣 21端部
22突起部 50镜罩
51弯折部 52贯孔
60鼻带扣 61柱状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现根据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泳镜之鼻扣组合结构主要设有两镜罩(10),该镜罩(10)系于外侧设有头带扣(11),可与头带相穿扣系接,而内侧则设有一突出的嵌接部(12),该嵌接部(12)系由一前凸翼(121)及后凸翼(122)以相迭的方式形成阶梯状,同时在该外侧的中央即形成有凹阶槽(123),其中最突出的前凸翼(121)系略向外形成略为弯弧状。
鼻带扣(20)为一长形体,而且与镜罩(10)系以嵌入式射模(insert mold)而接合,即以鼻带扣(20)的两端部(21)供镜罩(10)的嵌接部(12)插入并塑接而成,因此,在嵌接部(12)中央的凹阶槽(123)恰被鼻带扣(20)的塑料所充填包覆,同时该鼻带扣(20)在相对于前凸翼(121)处,其厚度较大而形成有一突起部(22),使鼻带扣(20)的两端部(21)具有较佳的强度,防止鼻带扣(20)脱离或刺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冠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旋转动态喷射自动清洗机
- 下一篇:摆动训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