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筒模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55009.5 | 申请日: | 200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秋利;何增仕;张冠峰;刘喜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72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电梯 井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筒模。
背景技术
现有常用的筒模支撑体系大致分为两类:三角链筒模和八铰链筒模。此两种筒模支撑体系制作比较复杂,需要铰链进行连接;操作起来需要同时拧动多个扳手,而且不容易调整到垂直角度,需要较多的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筒模的缺陷,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提供一种更加便于制作、成本低、便于操作、减少工时的电梯井筒模。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筒模,包括角模板、大模板,其特征在于大模板由上下共两道钢撑支撑,上部钢撑交汇于一对控制上部钢撑伸缩的上控制块,下部钢撑交汇于一控制下部钢撑伸缩的下控制块;上控制块内和下控制块内分别开有轨道,轨道与控制块侧壁之间开有供钢撑穿过的孔道;上下同一铅垂面内的钢撑通过固定柱刚性连接;钢撑与轨道之间设有滑轮,上控制块的轨道为上部向外倾斜;下部控制块为下部向外倾斜;上控制块和下控制块中间开有螺纹孔,上控制块螺纹孔为右旋螺纹,下控制块螺纹孔为左旋螺纹,螺杆通过螺纹孔连接上控制块和下控制块,螺杆上部为右旋螺纹,下部为左旋螺纹;螺杆上部与一扳手刚性连接;
所述角模板、大模板以企口形式组合连接;
所述筒模由四个角模板、四个大模板组合而成,由上下两道共十六根钢撑支撑大模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筒模制作简单
筒模由角模板及大模板组成,不需要铰链,角模板与大模板之间为企口连接,防止漏浆。根据电梯井设计尺寸的不同,可随时调整大模板长度,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2、操作简单
由上控制块和下控制块分别控制一个平面中的钢撑,上控制块和下控制块连接成整体,同时控制钢撑。只需拧动上部扳手,即可使上下钢撑同时伸缩,既省工又省力,操作简便易行。同八铰筒模相比用工减少一半,比三铰链筒模减少3/4。
附图说明
图1是支撑状态下的筒模示意图;
图2是收模状态下的筒模示意图;
图3是螺杆构造示意图;
图中,1.角模板 2.大模板 3.背楞 4.井筒墙体 5.扳手 6.螺杆 7.钢撑8.固定支柱 9.滑轮 10.上控制块 11.下控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3。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高层建筑电梯井筒模,包括四个角模板1,四个大模板2,上下由两道共计十六根钢撑7顶紧模板,承担板侧压力,上部钢撑交汇于一对控制上部钢撑伸缩的上控制块10,下部钢撑交汇于一控制下部钢撑伸缩的下控制块11;上控制块10和下控制块11上分别开有轨道,轨道与控制块相应的侧壁之间开有供钢撑穿过的孔,钢撑7与轨道之间设有滑轮;上下相对应的钢撑7通过固定柱8刚性连接;上控制块10的轨道为上部向外倾斜;下部控制块11为下部向外倾斜;上控制块10和下控制块11中间开有螺纹孔,上控制块螺纹孔为右旋螺纹,下控制块螺纹孔为左旋螺纹,螺杆6通过螺纹孔连接上控制块10和下控制块11,螺杆6上部为右旋螺纹,下部为左旋螺纹;螺杆6上部与一扳手5刚性连接;
安装模板时,顺时针拧动扳手5,上控制块10向下移动,上控制块10轨道内的滑轮相对向外运动,从而顶紧大模板2;同时,下控制块11向上移动,下控制块11轨道内的滑轮相对向外运动,同时带动钢撑7顶紧大模板。
拆除模板时,逆时针拧动螺杆6上部的扳手5即可同时将十六根钢撑往里收缩,带动钢模一起回缩,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