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底炒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851.7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2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雅 |
主分类号: | A47J27/022 | 分类号: | A47J27/022;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321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锅,特别涉及一种复底炒锅。
背景技术
锅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烹饪工具,目前的无油烟炒锅包括锅体及锅把,锅体采用特殊合金铝材制成,锅体内外表面都设有细螺纹,故此种结构增大了锅体的受热接触面积、实现了对锅体受热温度的控制,使烹饪温度始终限制在220℃-240℃这一油烟临界挥发点上,但是锅体底部比锅体其他部分受热快,存在锅体的底部局部受热过大,使得锅体的底部的菜料出现粘糊、甚至炒焦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烹饪过程中整个锅体同步达到油烟临界挥发点,避免由于锅体底部的局部高温、导致锅体底部菜料粘糊现象的复底炒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底炒锅,包括含有底部的锅体及锅把,为了避免锅体的底部菜料产生粘糊现象,所述锅体的底部上方增设导热片,导热片与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片与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为凸块式连接,所述导热片上设有凸块,相应的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与凸块对应的凹槽。
所述导热片与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为螺纹连接。
所述导热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导热片的结构,烹饪过程中整个锅体同步达到油烟临界挥发点,因此避免了由于锅体底部的局部高温、导致锅体底部菜料粘糊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锅体、2锅把、3底部、4导热片、5凸块、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复底炒锅,包括含有底部的锅体1及锅把2,为了避免锅体1的底部3菜料产生粘糊现象,所述锅体1的底部3上方增设导热片4,导热片4与锅体1的底部3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片4与锅体1的底部3固定连接为凸块式连接,所述导热片4上设有凸块5,相应的所述锅体1的底部3设有与凸块5对应的凹槽6。
所述导热片4与锅体1的底部4固定连接还可以是螺纹连接或焊接。
所述导热片采用导热慢的不锈钢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热片与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为凸块式连接,还可以是在锅体的底部设置凸块,相应的在所述导热片上设置凹槽。
烹饪菜肴时,热量从锅体的底部迅速传递到导热片,通过导热片再次传导,由于导热片传热速度慢,非常有效地延缓了锅体的底部温升速度,从而实现整个锅体同步到达油烟临界挥发点的优点,因此有效避免了由于锅体的底部局部的高温、而导致锅体的底部菜料粘糊现象。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雅,未经陈海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油器总成低速控油装置
- 下一篇:菊天牛非药物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