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热器和散热器于一体的太阳能空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606.6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5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忠林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2河北省任丘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热器 散热器 一体 太阳能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中一种集热器和散热器于一体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业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所用空调装置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空调装置主要是由风源热泵通过风机盘管采集冷、热能源,再由热泵实现制冷、制热和供热水。由于风源热泵是利用风源做热泵介质,其制冷、制热效率低,再是水源热泵多是仅能利用再生水源,所以在冬季北方地区超过零下5度时制热就非常困难,主要靠用电能来补充加热,其耗电能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解决现有空调装置制冷、制热效率低、耗电能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利用太阳能和再生水源,使得制冷、制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新型空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热器和散热器于一体的太阳能空调装置,它设有:太阳能集热器、散热器、水源热泵、循环水泵、喷淋管、接水槽、补水罐。本实用新型是以液体的防冻液和/或水为水源热泵制冷、制热介质。太阳能集热器和散热器是一体的热转换器,热转换器和水源热泵及其所连的整个空调装置内装有液体介质,热转换器装连的出液管和进液管连接水源热泵,热转换器的排列式热转换管的上部装设有冷却喷淋管、下部装设有接水槽,接水槽由循环管连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输水管连接喷淋管,并在接水槽的循环管上并联有补水罐,在热转换器上装设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连接水源热泵的换向阀,按照温度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来切换水源热泵的换向阀,实现制冷或是制热,水源热泵装连的输出、输入液管分别连接水冷暖式空调器、暖气、洗浴器、生活利用器等器具。
上述集热器和散热器于一体的太阳能空调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是在热转换排管上面采光部位装设有涂有黑色的吸热板为采光器、并在位于采光器上部密封覆盖一层至二层玻璃的太阳能集热器。
上述集热器和散热器于一体的太阳能空调装置,所述热转换器的热转换排管底部下部装设有连接风机的风冷式吹风管。
上述集热器和散热器于一体的太阳能空调装置,所述洗浴器是由洗浴水箱、喷头、温度传感器、换向阀所组成,洗浴水箱由水管连接水源热泵,洗浴水箱上分别装连有洗浴喷头和温度传感器,并在洗浴水箱和空调器之间装连换向阀,换向阀连接洗浴水箱的温度传感器,在传感器指令下换向阀自动切换到空调器、水源热泵循环挡上,实现制冷。
上述集热器和散热器于一体的太阳能空调装置,所述循环冷却淋水泵装于水源热泵罩体内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是装在水源热泵罩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太阳能热交换器安装在室外阳台或屋顶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接通电源,根据季节打开开关,冬季采暖利用太阳能加热介质提供给水源热泵热能,输送到每个房间的空调器散热器或暖气实现取暖,水源热泵同时为连接的洗浴水箱供应热水。夏季制冷时,可以把太阳能热交换器上的玻璃平行上移,集热底板平行下移,或是再在太阳能热交换器的上方加装一块遮阳板,这时的热交换器就成了散热器,打开循环水泵接通热交换器上方的喷淋管,淋水冷却散热器,或是再开启风机为散热器吹风散热,利用可再生水源通过水源热泵制冷,由水源热泵通过室内水冷式空调器实现制冷。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风源热泵制冷、制热效率低、耗能高的问题。经过数次试验使用结果表明,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新颖,设计创新,能利用太阳能和再生水源,节省电能,制冷、制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楼房、平房、别墅、机关、学校等,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安装实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为:1热转换器,2热转换排管,3喷淋管,4接水槽,5补水罐,6水源热泵,7循环水泵,8暖气,9淋浴头,10洗浴水箱,11空调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忠林,未经余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