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盘游戏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549.1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6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维轩 |
主分类号: | A63F5/04 | 分类号: | A6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游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游戏机结构,尤指一种转盘游戏机。
背景技术
转盘游戏机是相当受欢迎的一种游戏机,且为大型游戏场中不可缺少的。传统的转盘游戏机具有一可转动转盘,并在其周缘形成间隔区,并在顶端设有一固定的指针。当转盘转动停止后,指针会指出某一间隔区内,而游戏者则事先猜测被指出间隔区的数字或颜色来判断胜负。例如在TW专利M272570「游戏机转盘定位构造」前案,即揭了相关传统的转盘游戏机。
由于传统转盘游戏机仅有一个指针,使得其猜测游戏的玩法仅有固定的猜一数字或颜色,猜对的机会就相对很小;如发生多次猜测错误后,易使游戏者失去兴趣,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盘游戏机,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使之具有多种玩法,以增加使用乐趣。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盘游戏机,一种转盘游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转盘装置,具有一铁架,其中心固定有一可带动该转盘旋转的第一马达;并于该铁架前方依序设置有一主控制板、一辐射状隔板及一转盘,该主控制板下方设有一感应板;转盘周缘形成有数间隔区;
一指针装置,具有一悬空跨接于上述铁架相对侧的支架,该支架中心形成有一圆板,其固定有一第二马达;并于该支架后方设有一与上述第二马达连动而旋转的指针结构,该指针结构自中心向外辐射设置有多个等角排列的指针;及
一用以显示纪录的显示装置,设置于上述指针装置支架圆板外侧。
其中,指针装置的指针结构进一步具有一对圆夹板,多个指针夹制在该对圆夹板间。
其中,指针装置的支架相对于中心圆板两侧分别形成有梯形孔。
其中,显示装置具有一用以显示纪录的发光二极体显示板。
其中,显示装置正面周缘设有一圈发光二极体。
其中,转盘装置之转盘周缘形成之间隔区,每一间隔区表面设有不完全相同的颜色。
其中,转盘装置的转盘周缘所形成的每一间隔区表面具有不相同倍数的符号状的标示结构。
其中,转盘装置的转盘周缘所形成的每一间隔区表面具有不相同的图形状标示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在操作时,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分别使转盘及指针反向旋转;至旋转停止时,三个指针正好会指在转盘周缘的某三个间隔区;通过转盘装置内的一主控制板及一感应板侦测而可将结果显示于一显示装置上。据此,使转盘游戏机具有多种游戏玩法,提高猜中机率,以增加趣味性,改善了传统转盘游戏机的玩法,将使游戏趣味大幅增加,以吸引更多游戏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盘游戏机,可以在转盘周缘的间隔区内以不完全相同的颜色、倍数或图样来标示,而游戏者可有多种猜测方法,大为提高趣味性。
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之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及多种猜测游戏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装置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指针装置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转盘游戏机,主要以一转盘装置10、一指针装置20及一显示装置30所构成。
参见图2,转盘装置10具有一铁架11,其中心固定一第一马达12,并于铁架11前方依序设置一主控制板13、一辐射状隔板14及一转盘15。该转盘15与第一马达12连动而可被带动旋转,并于周缘形成数间隔区151。每一间隔区151表面设有不完全相同的颜色、倍数的符号状或图形状结构,也可在内间隔区152标示号数。主控制板13下方设有一感应板131,以感应倍数的感应定位点。
参见图3,指针装置20具有一悬空跨接于铁架11相对侧的支架21,该支架21中心形成一圆板22以固定一第二马达23;并于该支架21后方设有一与第二马达23连动而旋转的指针结构,该指针结构具有一对圆夹板24,其间自中心向外辐射设置三个等角排列的指针25。指针装置20之支架21相对于中心圆板22之两侧分别形成梯形孔26。等角排列的指针25并不以三个为限,可为数个。
指针25设置于圆夹板24间的连接部251中间位置向前后形成凸点252,并在凸点252两旁分别开设有一圆孔253。凸点252系分别卡入两圆夹板24相对位置所开设的穿孔241,并以螺丝242穿体两圆夹板24及圆孔253以锁固指针25,使得两圆夹板24夹制三个指针25,可参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维轩,未经吴维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