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径通信电缆及采用该减径通信电缆的通信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4469.6 | 申请日: | 2007-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6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宗哲坚;李修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02 | 分类号: | H01B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电缆 采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通信领域的通信电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径通信电缆,可以满足短距离信号的传输,同时降低了铜材的消耗,显著降低电缆的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减径通信电缆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是通信产品成本的主要影响要素之一。近几年,原材料铜的价格上涨,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因而,在保证使用性能条件下,改进通信电缆以降低成本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
从通信电缆传输原理来说,无论何种电缆,在传输信号过程中,都会有衰减的,影响衰减的因素有:导线电阻、分布电容、返回损耗和阻抗。电缆越长、导体直径愈小,电阻就越大。在一定的尺寸下,电阻基本上就是导线材料的固定属性。由于信号在电缆里传输时,不是所有的信号都能够到达电缆的接收端,因此,就产生信号的损失,电缆越长,损失越多,当电缆长度超过一定数值时,由于信号的损失太多,信号就不能正确传输。
对于通信电缆来说我们更关心电缆的带宽。
带宽是电缆能够有效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最高频率。当网络的频率没有超过电缆的可用带宽就像是管道的直径,网络的电子设备提供水压;对于管道来说,无论流过的是涓涓细流还是凶猛的洪水,管道的直径是不变的。
电缆带宽是个复杂的特性,它由三个相互影响的主要因素决定:距离、频率和信噪比(SNR)。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可用的最大带宽。如提高频率,信噪比会下降,最大带宽也会下降.如增加距离,信噪比就会恶化,也就会减少最大带宽,相反,降低频率或距离可以改善信噪比,也就会提高最大带宽。
为了保持相同的最大带宽,在提高频率的同时,应缩短距离或提高接收端的信号电平;如增加距离,就必须降低频率或提高接收端的信号电平;如提高接收端的信号电平,那么就可以提高频率或增加距离。
网线标准规定了最大工作频率:3类16MHz、5类和5e是100MHz、6类是250MHz。
三个因素中二个被限制了,就需要对第三个因素进行控制。电缆设计主要工作在于提高信号电平和降低噪声,从而在固定长度上以给定频率实现最佳传输性能。
从标准来说,100米是最长使用距离,但从技术角度来说,电缆的实际使用可以更长一些。当信号频率为10MHz时,5类电缆的实用长度可以达到2500英尺(811米),大大超过了100米(308英尺)的标准限制。
实际中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这样会破坏结构化布线的原则,它要求布线系统的参数能够应用很多局域网技术,而不是只能满足某个人的一时之需。有些网络系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而且将来也不能进行升级,所以我们应遵守最大长度100米的规定。同样,标准也规定了通信电缆的芯线直径为0.4mm和0.5mm。
为了满足电信系统和设备的设计规范和具体设计要求,同时又能实现铜资源的节约,人们进行了多种尝试:
1.用铝作芯线。其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但是,虽然铝在其它通信电缆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由于铝与铜相比电阻大、比铜硬、易腐蚀、可焊性不好,所以在电缆(尤其是网线)的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2.减少网线芯线数。网线一般是八芯,实际一些网线目前只用四芯,能不能将一部分网线改为四芯,来节省铜。经过试验用在机顶盒上是可以的。但是如要考虑以后升级就有问题了。应当知道:为了在5类、5e类和6类线路上实现千兆以太网,全部四对导线都要使用的。所以一般情况应采用四对网线。
3.铜包铁、铜包铝电缆。它采用包覆焊接工艺在铁芯线或铝芯线上同心地包覆铜层的双金属线,虽然其在传输高频信号时电阻率较小,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并可节省铜的消耗,但是其柔软性差易折断;由于两种材料的电位差较大,可能影响耐腐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没有成熟被认可的标准。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弊端,业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既能满足通信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又能节约铜材,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电缆,既能满足通信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又能节约铜材,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既能满足通信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又能节约铜材,降低成本。
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发明人注意到,根据标准,如果在传输过程中衰减损失99%的信号,这时只要在接收端可以正确接收信号,仍然是允许的。
根据以上的原理,发明人想到,设备中许多网络并不需要那样长,像机顶盒只要求1.8米,可以改变电缆的结构,虽然衰减大一些,但是短距离传输应当是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