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机防漏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397.5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防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速机结构,尤指一种减速机防漏结构。
背景技术
习用各式机械、汽、机车、电动代步车、电动机车等,主要藉由引擎或马达为驱动来源,再经由减速机降低转速并提高扭力,经减速机减速之后,乃藉由减速机的出力轴将动力输出。而减速机的减速原理,一般均利用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或者是利用啮合的蜗杆蜗轮组,以达到高速运转的入力,减速为低速高扭力运转的出力,啮合的齿轮组高速运转,如果再加上承受负载时,必然会因摩擦产生高温,如果温度太高将会使减速机的齿轮组寿命减短,为此均会在减速机内灌入润滑油以降低温度及增加润滑,但当减速机有灌入润滑油时,就必须要考虑到其防漏,否则当润滑油渗入马达时,会造成马达的损坏。
习知的减速机防漏上都是在于入力轴穿贯减速机壳体位置加装油封,但一般都知道油封要越紧的防漏效果越好,相对的越紧也使得入力轴旋转阻力越大,反而影响到传动效率与输出效能。
上述油封套设于入力轴与壳体的贯穿孔间,当油封越紧时,其与贯穿孔周壁面或入力轴的摩擦力越大,油封越容易磨损,经常需要更换油封也易造成成本浪费。
因此,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防漏结构,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使传动效率可以提升,并延长油封寿命。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减速机防漏结构,包含有:
一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的壳部设有一贯穿孔;
一传动轴,该传动轴套设有轴承,且轴承位于壳体贯穿孔位置;其特征在于:
一挡座,该挡座的断面成对称的L型状,挡座为金属材质,并在挡座的内孔、前挡面与大径周面一体成型有胶质体;
一挡座,该挡座胶质体内孔紧配合于传动轴,挡座胶质体前挡面与轴承贴靠,挡座胶质体大径周面摩擦贴靠于贯穿孔内壁面,挡座小径周面摩擦套设有油封,而油封外周面贴靠于贯穿孔内壁面。
其中,该减速机的防漏结构还包括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设有输出部,传动轴与驱动机构输出部连接。
其中,该驱动机构为马达。
其中,该传动轴设有蜗杆。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先前技术防漏结构,主要在入力轴与贯穿孔间设油封,但油封太松时仍会泄漏,油封太紧时又会造成传动效率降低而影响到输出效能,本实用新型则于油封之前先设有挡座,所以油封所负担的防漏工作相当轻微,因此油封可以不用太紧,使传动效率可以提升,而使输出效能更佳。
二、先前技术的防漏结构,其为了防止渗漏,都会将油封套紧,但油封越紧的摩损越快,需要经常更换反而造成成本的浪费,而本实用新型的油封分担相当少量工作,所以油封不用太紧,磨擦损耗少,油封寿命长。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组合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剖示动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速机防漏结构,包括:
一驱动机构10,该驱动机构10可为马达,驱动机构10设有输出部11;
一减速机构20,该减速机构20的壳部21设有一贯穿孔22;
一传动轴30,该传动轴30设有蜗杆齿形31,蜗杆齿形31后接一凸缘32,凸缘32后接轴杆段33,蜗杆齿形31的前端轴杆34乃得以套设一轴承35;主要在于:一挡座40,该挡座40的断面成对称的L型状,挡座40为金属材质,并在挡座40的内孔41、前挡面42与大径周面43,于射出成型时,一体成型有胶质体44;
该传动轴30穿套于减速机构20贯穿孔22位置轴杆段33周壁面331,乃得以先行套固一轴承36,该轴承36并得抵迫到凸缘32,其后挡座40套固于轴杆段33,并挡座40前挡面42紧贴轴承36,而挡座40的小径周面45则提供一油封50套设,挡座40的大径周面43胶质体44紧贴贯穿孔22内壁面,而油封50外周面51亦密贴于贯穿孔22内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3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