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保护电缆的冲击电钻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371.0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4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世雄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电缆 冲击 电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保护电缆的冲击电钻。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冲击电钻的电源线护套均固定连接在其手柄下端。冲击电钻在使用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产品进行加工,而电源线则会相对固定的插在某个插座上,因而电源线护套经常要被弯曲,由于电源线护套是固接在手柄下端的,固接产生的刚性容易使该电源线护套因弯曲而断裂(特别是在电源线护套与手柄下端固接处),电源线护套一旦断裂,就使得电源线失去了相应的保护,也容易断裂或损坏,从而导致漏电,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严重的缩短了冲击电钻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护电缆的冲击电钻,其不但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寿命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保护电缆的冲击电钻,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机,该壳体后端连接有手柄,前端设有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钻夹头,所述手柄底端设有一电源线护套,所述电源线护套与所述手柄活动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保护电缆的冲击电钻,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电源线护套包括一上端具有截面的圆球,该圆球下端设有一长杆,所述圆球与所述长杆内设有一同轴的并可容纳电源线的通孔,所述述手柄底端设有一与所述圆球间隙配合的弧形凹槽。
所述圆球上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圆球的最大直径。
所述长杆上固定或一体成型有一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一孔。
所述圆球、长杆及凸耳均采用软质绝缘材料制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保护电缆的冲击电钻,相对现有技术的优点为:
该结构把电源线护套与手柄底端活动连接,使得在使用中电源线护套不容易弯曲,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其断裂的可能,延长了冲击电钻的使用寿命,同时,完好的电源线护套能对电源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电源线不至于那么容易损坏,减少漏电的可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线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保护电缆的冲击电钻,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电机2,该壳体1后端连接有手柄3,前端设有由电机2驱动的钻夹头4,所述手柄3底端设有一电源线护套6,电源线护套6与手柄3活动连接。
电源线护套6包括一上端具有截面61的圆球62,该截面61的直径小于圆球62的最大直径,圆球62下端设有一长杆63,长杆63上固定或一体成型有一凸耳70,凸耳70上设有一孔71,圆球62与长杆63内设有一同轴的并可容纳电源线的通孔64,手柄3底端设有一与圆球62相配合的弧形凹槽31,圆球62与弧形凹槽31为间隙配合。
圆球62、长杆63及凸耳70均采用软质绝缘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冲击电钻在工作的时候,电源线容易压迫长杆63向某个方向倾斜,此时,长杆63则带动圆球62在弧形凹槽31转动,以适应电源线的需要并使长杆63不至于弯曲,保证长杆63不断裂,可延长了冲击电钻的使用寿命,同时,完好的电源线护套6能对电源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电源线不至于那么容易损坏,减少漏电的可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世雄,未经吴世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