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吸放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141.4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晶晶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吸放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吸放液装置,特别涉及有关于医生自动分析设备中吸取液体试料的自动吸放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医生自动分析设备时,一般以手动操作微量分注器,将储液盘内的液体试料,利用分注器机壳内设的活塞装置,使定量体积的液体注出与吸取,达成定量吸取或加注液体的功能,原理和医疗用注射针筒类似。
手动操作时,操作者需将分注器垂直于储液盘上方的特定高度,若分注器的吸量管未能垂直地保持,吸量管会因触及容器底部或储液盘的侧壁,或有折弯,而使得吸取体积有误差,或因个人操作上技术问题而造成吸取液体的体积不均等,而有实验误差。另外,当处理大量检测样本时,人工方式操作不仅过于麻烦、费时且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吸放液装置,尤其是有关于自动分析设备中吸取液体试料的自动吸放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自动吸放液装置,通过步进马达驱动,提升大量吸放液体试料的稳定性,进一步增进自动分析设备的效能。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吸放液装置包括一第一框架,用以固定一托架,且该托架固定多个中空管件;一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框架在一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一第二框架,用以固定多个活塞,且所述活塞分别对应所述中空管件;以及一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且驱动所述第二框架在该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自动吸放液装置可进一步包含:一3D定位装置,用以控制所述壳体在一储液盘上方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为一直流马达。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为一步进马达。
所述中空管件的前端可套接一吸管,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框架往复移动时,致使所述活塞控制所述吸管吸放一液体。
所述中空管件的前端可具有一“O”型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外型轻巧、安全性高,与自动分析设备搭配、组合容易,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吸放液装置可提高吸放液的精度,以提高分析大量液体试料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吸放液装置套接吸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吸放液装置移除吸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吸放液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吸放液装置第二框架的上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吸放液装置壳体21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 20第二框架
10第一框架 21壳体
11托架 22位置传感器
12中空管件 30第一驱动装置
13杆体 31传动轴
14杆体 40第二驱动装置
15固定架 41传动轴
16位置传感器 100自动吸放液装置
17吸管 211靠近第二框架20的侧面
18“O”型环 212靠近托架11的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