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冰释冷装置盘管用固定卡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4041.1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3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李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李思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建国门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释 装置 管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蓄冷空调系统中的蓄冰释冷装置盘管用固定卡条,具体是管道均衡固定用卡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蓄冰空调可在用电低谷时段制冰积蓄“冷量”,在用电高峰时段融冰释放,满足空调负荷需要,将高峰时段高价电力转为低谷时段的低价电力,既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如申请号200720000517.6,发明名称:一种蓄冰释冷装置,此专利中进、出载冷液盘管相互平行,每对进、出载冷液盘管相互不接触,进、出液盘管的排列方式为U形、直线形、螺旋状。
上述技术方案的管子呈螺旋状排列,就同样的空间内,螺旋状管子比直线形管子的数量、自重均较大,因此管子之间较容易出现变形、歪曲,管子之间的间距容易改变等问题,导致蓄冰的厚度不一致,导致融冰率不均匀,降低蓄、溶冰效率,蓄冰装置工作流程紊乱,不利于蓄冰释冷装置进、出液管的正常工作,维修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固定管子间距的蓄冰释冷装置盘管用固定卡条,解决了现有管子之间较容易出现变形、歪曲,管子之间的间距容易改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条的技术方案构思如下:蓄冰释冷装置盘管用固定卡条,所述卡条4由卡条单元5组合而成,卡条单元5的横截面一侧为一个头部11粗、腰部12细、尾部13粗的凹槽6。
所述头部由大圆弧7构成,大圆弧开口与腰部12相连。
所述腰部12由两个弧面相对的小圆弧8构成。
所述尾部13由两个倒角9形状构成,尾部13小开口与腰部12相连。
所述腰部12与尾部13形成一个弹力卡颈10。
所述卡条单元5的间距为5mm~200mm与盘管间距相对应。
所述卡条4的厚度为0.5mm~100mm。
所述装置内卡条4可设5~200根。
所述每根卡条4上的卡条单元5为10~100个。
所述卡条4由塑料、耐低温橡胶、聚碳酸酯、聚氨酯、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或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但实际使用却非常便利,能使盘管承受其自重,不易出现变形、歪曲等问题,排列平行、间距均衡,有效固定盘管之间的间距;弹力卡颈10的设计,有利于卡条4的安装和拆卸,因其自身具有一定弹性范围,拆卸不需特殊的工具并且没有任何损耗,节约材料;卡条4由塑料、耐低温橡胶、聚碳酸酯、聚氨酯、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或金属制成,有防腐、耐低温等优点;保持蓄冰厚度一致,保持融冰率均匀,提高蓄、溶冰效率,保证蓄冰装置稳定流程,有利于蓄冰释冷装置进、出液盘管的有序、高效工作,减少压差、减小维修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条单元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条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部放大图。
其中:1、外桶;2、进液管;3、出液管;4、卡条5、卡条单元;6、凹槽;7、大圆弧8、小圆弧9、倒角;10、弹力卡颈;11、头部12、腰部;13、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蓄冰释冷装置盘管用固定卡条,由若干个卡条单元5组合而成,所述卡条单元5的横截面一侧为一个头部11粗、腰部12细、尾部13粗的凹槽6;头部由大圆弧7构成,大圆弧开口与腰部12相连;腰部12由两个弧面相对的小圆弧8构成;尾部13由两个倒角9形状构成,尾部13小开口与腰部12相连;腰部12与尾部13形成一个弹力卡颈10;卡条单元5的间距为5mm~200mm与盘管间距相对应;卡条4的厚度为0.5mm~100mm;装置内卡条4可设5~200根;每根卡条4上的卡条单元5为10~100个;卡条4由塑料、耐低温橡胶、聚碳酸酯、聚氨酯、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或金属制成。桶内设有进液管2、出液管3,进液管2与出液管3相互纵向平行螺旋状排列或横向平行螺旋状排列,进液管2与出液管3相互不接触。
实施例1
如图3、图4所示,一种蓄冰释冷装置,包括外桶1,桶内设有进液管2、出液管3,进液管2与出液管3相互螺旋状排列,进液管2与出液管3相互不接触,进液管2与出液管3的两端开口并放在桶外。将5根厚度为100mm的蓄冰释冷装置盘管用固定卡条4通过弹力卡颈10将进液管2与出液管3卡入头部11大圆弧7内,盘管的旋转圈数与卡条单元5个数相一致均为10个,卡条单元4之间的间距与蓄冰释冷装置内盘管的间距相同为200mm,盘管完全卡入卡条4后,将盘管系统放入桶内1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李思,未经邹李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面盆与坐便器一体式卫生洁具
- 下一篇:电话远程遥控电源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