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3837.5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1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玟旸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8 | 分类号: | B23P1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垫圈 组立机 组立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螺栓与垫圈加以组立的专用机械,尤指该组立机械的可调整式组立轮。
背景技术
为了预先将垫圈组装于螺栓上,并且防止垫圈脱出,于是有业者开发一种螺栓与垫圈的组立机,在螺栓未辗牙以前,将垫圈套设于螺栓的杆体上,再输送至辗牙机进行辗牙作业,所成型的螺纹外径即大于垫圈的内径,如此,垫圈即无法脱出。而现有的组立机是于机台上设有一如图6所示的组立轮60,于该组立轮60环型的周围设有一螺栓输送装置70、一以上垫圈震动输送装置80、90,将未辗牙的螺栓10藉由螺栓输送装置70一一送至组立轮60的环型周壁,并且使螺栓10沿着环型周壁位移至垫圈震动输送装置80、90处,使垫圈81、91一一地套入螺栓10的杆体上,即完成组立作业,再沿着组立轮60环型周缘输出于一辗牙机95。
请同时参阅图6、7、8所示,所述的组立轮60包括一藉以固定于机台的内盘61、一可被机台的传动轴带动旋转的中盘62、以及一固定于内盘61的外盘63,于中盘62的环型周缘设有多数个突出的挡块620,以在两挡块620之间形成一凹槽621,而内盘61与外盘63的环型外周缘同一位置设有一螺栓输入口610、630,所述螺栓输送装置70即衔接于螺栓输入口610、630,以供螺栓10由该处输入,且螺栓头11插置于中盘62的凹槽621内而限止于两挡块620之间。
又于内盘61及外盘63环型外周缘上分别设有一环相向突出的限止片612、632,两限止片612、632之间具有一段间隙,该间隙大于螺栓10的杆体直径,但小于螺栓头11的外周缘,因此,螺栓10进入中盘62以后,中盘62被传动轴带动旋转,即可以如图9、10所示,使螺栓10的螺栓头11位于两挡块620与两限止片612、632所围成的凹槽621内,而被中盘62带动位移。
然而,当所欲组立的螺栓规格改变,致使螺栓头超出限止片与凹槽的高度距离时,即需要更换另一只适合的中盘,譬如,倘若螺栓头规格较大时,需要更换一只凹槽较深的中盘。但每一中盘的环型外周缘均需要加工成间隔的挡块及凹槽,而挡块及凹槽的加工耗时而成本颇高,对于加工业者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组立轮的中盘高成本的缺陷所为的设计,以期达到降低中盘成本的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将组立轮包括三个同轴且沿着轴向依序设置的一内盘、一中盘及一外盘,中盘位于内盘与外盘之间,且内盘与外盘的外周缘分别设有一相向突出的限止片,其中该中盘包括:
一调整环,为中心设有一结合孔的环体;
一固定盘,以可拆状结合于调整环的其中一端面,该固定盘的中心设有一穿孔,而环型外周缘上设有多数个朝向调整环该侧轴向突出的挡块,两挡块之间形成一凹槽,且所述调整环的外周缘小于各挡块所围成的内周缘。
欲进行组立的螺栓以其螺栓头置于调整环外周缘与两挡块之间的凹槽内。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实用新型可获得的具体效益为:
由于中盘由调整环及固定盘所组成,且仅有固定盘外周缘设有挡块及凹槽,该固定盘可配合多只不同外周缘的调整环,当欲进行组立的螺栓头规格改变时,只要更换不同外径的调整环,即可以调整成不同的凹槽深度,以容设螺栓头,而由于调整环相较于固定盘而言较容易制造,因此,可大幅降低制造多种规格的中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盘与螺栓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规格的中盘与螺栓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6是现有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的前视示意图。
图7是现有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是现有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现有组立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现有组立轮的中盘平面示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10A)螺栓
(11)(11A)螺栓头
(20)内盘 (21)(41)螺栓输入口
(22)限止片 (30)中盘
(31)调整环 (310)结合孔
(32)固定盘 (320)凸座
(321)挡块 (322)凹槽
(40)外盘 (60)组立轮
(61)内盘
(610)(630)螺栓输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玟旸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玟旸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